(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藍鯨新聞7月30日訊(記者 石雨)近日,長江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江財險”)披露關于董事長任職資格獲批的公告,國家金融監管總局湖北監管局已核準張龍擔任公司董事長的任職資格。
今年4月,在長江財險召開的干部大會上,湖北省委組織部宣布省委決定:張龍任長江財險黨委書記,提名為長江財險董事長人選,時隔約四個月后,董事長職務正式敲定。
1976年出生的張龍,曾擔任湖北省再擔保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湖北宏泰集團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湖北省委金融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省地方金融管理局副局長。
對于長江財險這家由湖北省委、省政府直接管理的湖北省首家全國性法人財險公司,董事長具有“政府背景”亦是一脈相承,在張龍之前,長江財險歷任董事長李亞華、楊曉波、葉戰平、趙紅兵等,均具為省委調派。
其中,趙紅兵為長江財險上任董事長,其掌舵長江財險不足一年:于2024年7月獲批出任長江財險董事長,曾任湖北省財政廳績效評價處(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處)處長,湖北省財政廳教科文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湖北省財政廳預算處處長、一級調研員,湖北省財政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等職務。今年4月,在宣布張龍出任黨委書記之際,長江財險同時透露,趙紅兵另有任用。
盡管趙紅兵履職不足一年,但也是在其任職的2024年,長江財險實現扭虧為盈。成立于2011年11月的長江財險,在2016年至2023年連續出現8年虧損,其中,2021年更是虧損2.66億元,而其當年保費收入僅有5.68億元。2022年開始,長江財險逐步減虧,分別凈虧損1.82億元、1.48億元,至2024年,則實現0.03億元凈利潤。
張龍上任,正逢關鍵節點,在其引航掌舵下,長江財險能否鞏固盈利成績,是其重要考驗。
不過,其要面對的問題不僅如此。今年7月初,長江財險發布了《關于十二屆省委第六輪巡視整改情況的通報》,通報中提及,針對巡視反饋的七個方面40個問題,已細化分解169項整改任務。從存在的問題來看,包括金融安全底線守得不牢,風險防控不到位;落實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存在差距;監管和審計發現問題整改成效不夠明顯等。
不過,該份通報很快被撤下,直到7月23日,長江財險重新發布整改情況的通報,新版通報細分38條內容介紹巡視整改任務落實情況。
對于下一步規劃,長江財險從加強黨的建設、強化風險防控、聚焦主責主業、深化改革創新四個維度作出規劃。針對經營發展,長江財險表示將圍繞國家戰略和湖北支點建設發展需求,加大對重點行業、重點項目的保險支持力度,積極開發適應發展需求的保險產品,不斷提升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和水平等。
而在深化改革創新方面,長江財險則提出要深化公司內部改革,優化組織架構和管理流程,提高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加強創新驅動,加大在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技術創新等方面的投入,不斷提升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人才培養、選拔、使用和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人才,為公司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身處馬太效應嚴重的財險行業,作為地方性法人財險機構,長江財險具備資源優勢,但也有治理桎梏。在長江財險近日召開的2025年半年經營分析會上,張龍對下半年工作提出要求。針對經營工作,他提出,要積極參與涉及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的保險業務,大力發展符合公司戰略且綜合成本率具備優勢的業務。堅持效益優先、精細管理,動態調整優化業務結構,在細分市場占得先機。湖北區域作為發展重點,所在機構和事業部要扛起主體責任,堅決做強做優做大。
能否發揮區域優勢,在細分市場占得先機,還需要時間等待這位新董事長的答卷。
最新業績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長江財險保費收入9.8億元,同期凈虧損2765萬元,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為440.61%,最新一季度風險綜合評級結果為B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