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期間,“產數融合”成為經濟發展的新趨勢與新動能。各省市結合本地產業實際情況,相繼發布促進產業數字化的發展政策與意見,加速產業向深層次發展。各地通過與大型平臺型科技公司攜手共建公共服務平臺的方式,為本地區域行業和中小企業數字化升級打造了重要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的強勁增長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政策保障。
在國內產業數字化進程持續推進、趨勢不斷加快的背景下,在即將舉辦的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中國站期間,華為云將于11月8日14:30-16:00舉辦賦能云分論壇。論壇將以“賦能行業,融通創新”為主題,匯聚業界思想領袖、商業精英、生態伙伴各方,共同探討區域企業的數字化轉型發展。
紓解數字化難題華為云構建“1+3”融通創新賦能體系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實現區域內的數字化發展,不能靠單打獨斗,需要多方共同參與。政府做好相關數字化轉型政策支持、企業積極參與營造當地的數字產業生態、政府與科技公司共同做大數字化轉型的公共服務平臺等區域內的多方力量盤活起來形成合力,才能共同實現區域產業的技術創新和能力創新。
鑒于此,華為云賦能云依托全國160+個創新中心、產業集群攻關基地,結合華為云AI開發生產線ModelArts、軟件開發生產線DevCloud、數據治理生產線DataArts和數字內容生產線MetaStudio等,聯合數百家生態伙伴,已為2.3萬家制造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服務。時代躍遷,數字化轉型需求常新,在持續的深入企業“研產供銷服”5大類制造場景過程中,賦能云也沉淀了電子、裝備、家居、小家電、汽車、石化、鋼鐵、五金等15+個產業集群數字化實踐,并在此基礎上持續迭代、創新。
2022年,華為基于數字化轉型方面的多年實踐,攜手政府和伙伴,共同推出“1+3”融通創新賦能體系。“1+3”融通創新賦能體系即:“攜手政府與伙伴,將ICT能力開放給區域數字經濟,通過技術賦能加商業賦能,加速中小企業與生態伙伴技術創新與商業突破,面向區域政府的數字經濟發展,為區域數字經濟發展打造能力中心、服務中心和生態中心,采取平臺+生態的運營模式,為區域數字化創新發展的提供極佳的賦能平臺。”而這,也將是11月8日華為云賦能云論壇的展示重點。
持續專注、迭代創新,華為云助力數字經濟生態全國開花
從服務軟件轉型、產數融合到聯合創新,華為云賦能云持續專注,持續迭代,最終取得了一系列標桿性成果。
在大連,華為云賦能云全國首個創新中心于2016年正式上線,開創了全國云計算發展的“大連模式”,并逐步構建了軟件、人才、工業互聯網 “三朵云”,打造城市產業新名片,加速行業數字化升級進程。賦能云創新中心累計服務1000余家企業,人才賦能3700余人,舉辦品牌活動50+場次。其中軟件云創新中心通過對200余家企業進行實地調研,60%以上企業年營收復合增長率在30%以上;重點支持和孵化的標桿企業平均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00%。
在溫州,華為云賦能云以創新中心為載體,通過“1+1+5”機制,基于1個平臺,聚焦區塊鏈應用孵化、賦能優勢產業、匯聚創新生態、培養創新人才、品牌打造五項工作,匯聚華為在云計算、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領域的技術、能力和資源, 通過賦能以及聯合創新,持續支撐溫州市企業發展,助力溫州市產業轉型升級。立足溫州全市,創新中心已走訪深入交流300余各類規上企業及具有發展潛力的企業,為150余家企業提供數字化轉型咨詢服務,簽約企業113家,打造產業數字化標桿項目50例,舉辦品牌活動30+場次,人才培養覆蓋500人次。創新中心持續推進 “N+X”數字化改造模式助力企業數字化轉型,孵化行業場景化解決方案10例,已在行業內完成推廣復制20余家。
在深圳,華為云賦能云以創新中心為載體,逐步構建了“鯤鵬產業源頭創新中心+各區特色分中心+重點行業攻關基地”的“1+X數字經濟產業創新體系平臺”,加速行業智能升級進程。立足深圳全市,鯤鵬產業源頭創新中心共對接服務160+家鯤鵬企業伙伴,認證470+個方案,培養鯤鵬產業人才1800+個,舉辦品牌活動35+場次。在福田區,據沙利文咨詢測算,華為云福田人工智能及軟件開發云創新中心累計為福田區帶來超過20億元的GDP拉動。
本次華為全聯接大會2022中國站,深圳、溫州、大連、昆明、佛山、貴陽六地聯動,共探釋放數字生產力的最佳實踐路徑。現場嘉賓將帶來企業數字化建設的實踐成果和公共服務賦能平臺經驗分享,敬請期待。
數字釋放生產力,攜手實現云的跨越式發展未來
在促進數字經濟與產業發展日益深度結合的實踐中,華為云深諳伙伴和開發者在產業發展中扮演著愈來愈重要的角色。本次論壇上,華為云賦能云將繼續攜手伙伴和開發者,持續搭建“政府+大型平臺型科技企業+生態伙伴+中小企業”四方強聯合的融通創新公共服務平臺,打通數字與產業間壁壘,推動數字產業和實體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共同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實現新一輪數字經濟生態繁榮,闊步新征程。
更多詳細精彩內容,敬請關注華為云賦能云分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