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電話6分鐘扣款超600元,莫名其妙“被”投保了兩份商業保險——今年5月,一通電話讓趙明(化名)陷入了一場保險銷售陷阱。
這并非個例,近期,在投訴網站及社交平臺上,一些打著“就醫補助領取”幌子誘導消費者購買保險的陷阱引發熱議。

社交平臺上,多位用戶提示“就醫補助領取”陷阱。
多位投訴人及網友揭露的套路出奇一致:先是接到一個電話,對方宣稱投訴人有就醫補助還沒領取。隨后,工作人員將其引導至微信公眾號,關注后輸入領取碼,支付0.6元,投訴人以為就此獲得了保障,但沒多久,其賬戶便會收到一筆數十元到上百元不等的扣款,均用于購買保險。

微信公眾號中就醫補助領取頁面
誰在打著“就醫補助領取”的幌子制造投保陷阱,這到底是什么樣的套路?消費者該如何避坑?
“就醫補助”誘餌下的保險銷售陷阱
2025年5月23日19點48分,趙明接通了一個“95”開頭的電話,該通話持續了6分鐘。
“對方先是說了一句終于聯系到你了,然后讓我領取就醫補助,而且說每個人都要辦,要求我在微信里搜索‘安健?!娞?,輸入工號后,按照他的要求操作,但我還沒輸入支付密碼,就顯示快捷支付功能已開通,掛了電話就發現賬戶已經有三筆扣款,分別是0.6元、62.55元和626.13元?!壁w明對貝殼財經記者說。
趙明向記者提供的扣款截圖顯示,5月23日19點51分,其被扣款0.6元,19點53分則有兩筆扣款,分別為62.55元和626.13元。對方戶名均為天天有保(湖南)保險經紀服務有限公司。
貝殼財經記者了解到,趙明的三筆扣款分別用于購買2份保單,第一筆0.6元的扣款,購買的是眾惠相互旗下的無憂?!ぐ偃f醫療險,月交0.6元,總保費為7.2元/年,保險責任包括一般醫療保險金和重大疾病醫療保險金,保額均為300萬元。
不過,電子保單中的特別約定提到,兩類保險責任的免賠額均為5萬元,且兩項責任不共享免賠額,同時,保險人僅承擔醫保目錄內的醫療費用,且扣除免賠額后,最高賠付比例僅為50%。
第二筆合計被扣除688.68元則用于購買了利寶保險承保的個人重疾險,保險責任包括重大疾病保險金(110種)、輕度疾病保險金(60種)、特定疾病保險金(20種)以及指定疾病醫療保險金,保額分別為30萬元、9萬元、15萬元及600萬元。
兩份保險的銷售機構均為天天有保(湖南)保險經紀服務有限公司。
張敏也遇到了類似套路。6月19日,其收到一條短信稱,“提醒您多次了,您的南京就醫治病補貼已送達?!?/p>
張敏打開短信上的網址,發現所謂的“就醫治病補貼”實則為太平人壽的贈險,且在完成投保后,頁面便會自動跳至0.6元/月的百萬醫療險投保頁面。兩個頁面均顯示,產品由愛邦保險經紀有限公司銷售。
當天下午,張敏又接到電話,對方宣稱,醫療補貼款再不確認就要從賬上收走了,讓其注意短信,還稱這是之前張敏用支付寶、微信消費拿到的醫療補充保障。記者點開短信上的鏈接,發現依然是保險贈險的領取頁面。
套路起底:混淆商保與醫保,引導用戶開通快捷支付方便扣款
趙明和張敏的經歷并非個例,類似投訴自去年起便在社交平臺上頻繁出現。投訴人可能會被引導至關注不同的微信公眾號,如安享保、有康保、明天保等,還有投訴人通過短信鏈接被誘導到投保頁面。
這些套路如何環環相扣?
首先,電話銷售人員話術存在明顯誤導。在張敏向記者提供的通話錄音中,對方宣稱:“您醫療補貼款不是已經下來了,轉進賬戶時候怎么還沒有確認?給您墊付醫療報銷用的,再不確認就要從賬上收走了。”還稱“升級高端醫療報銷福利,升級的費用只要6毛錢,只有極少數評分高的用戶才能拿到。”
通篇話術并未明確提及領取及購買的是商業保險,而是混淆商業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的概念,利用人們對醫保的高度關注,引導對方按指引操作。同時,0.6元/月起的百萬醫療險只要符合健康告知和相關年齡段均可購買,并非“只有極少數評分高的用戶才能拿到”。
6月25日,貝殼財經記者也接到一個“95”開頭的電話,銷售人員稱:“來電是幫您領取一下醫療險的電子保單?!?/p>
記者點開對方發送的以“星火?!遍_頭的短信鏈接,發現這是一份百萬醫療險,保費0.6元/月,保險經紀人為安行天下保險經紀(上海)有限公司,記者一再詢問這是不是保險,銷售人員并未正面回復,只說這是一份可以報銷醫療費用的保單。
記者發現,這份保險有免賠額,且設置了一定的賠付比例。但銷售人員明確表示,社保、醫保報完之后,剩余部分保單全部可報,這顯然與實際保障范圍不符。
此外,對方宣稱投保鏈接只有當天有效,但次日記者點開鏈接,依然可以進入投保頁面。
其次,正是由于混淆了商業保險與基本醫療保險的概念,銷售人員在引導客戶投保商業保險時,并未引導客戶關注健康告知、除外責任等關鍵信息,這可能導致客戶面臨花錢投保后因不符合健康告知而無法獲得理賠的風險。
記者在接到上述“95”開頭電話時,銷售人員直接引導記者填寫信息后點擊完善保障,當記者詢問閱讀并同意《健康告知》等十余份文件如何處理時,對方直言“您不用管,只需要填一下您的信息?!?/p>
貝殼財經記者在投訴人爆料的微信公眾號之一“有康保”投保0.6元/月的“眾惠.百萬醫療”時發現,投保頁面自動勾選了“次年自動重新投保,保障不間斷”以及“我已確認閱讀并同意”客戶告知書、健康告知、重要告知、惡性腫瘤特定藥品目錄等總計12份重要文件,且并未采取任何措施提示投保人仔細閱讀這些文件,這份保單由天天有保(湖南)保險經紀服務有限公司銷售。

記者購買保險的頁面截圖。
而《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明確規定,保險機構應在銷售流程的各個環節以清晰、簡潔的方式保障消費者實現真實的購買意愿,不得采取默認勾選、限制取消自動扣費功能等方式剝奪消費者自主選擇的權利。保險中介機構與保險公司合作,或接受保險公司委托,開展互聯網保險相關業務活動的,應參照本辦法有關于保險公司的業務規則執行。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是,趙明并未輸入支付密碼即被扣款,這是如何實現的?
記者在“有康?!蓖侗?.6元/月的“眾惠.百萬醫療”時,在支付頁面點擊相應的銀行和卡類型后,便彈出快捷支付簽約頁面,只需輸入手機驗證碼,簽約后點擊同意并支付,無需輸入支付密碼即可投保成功。
這其中,“快捷支付”便是無需輸入密碼的主要原因。記者發現,在開通支付快捷支付功能后,后續通過該功能進行的App支付、自動扣款、還款等交易均無需驗證銀行卡密碼。
記者撥打天天有保客服電話,對方告訴記者,投保時需要開通快捷支付。因為保險是一年期的,客戶卻要按月繳費,每月自動續費則需通過開通快捷支付來實現?!叭缈蛻敉吮?,快捷支付就自動關閉。”客服人員稱。
最后,記者在投?!氨娀?百萬醫療”成功后發現,頁面還多次引導升級保障,顯示“您的保障可完善至全面保障”,完善后次月保費為144.32元/月,左滑無法退出,如此多次反復,直到點擊左上角的“關閉”,才能徹底退出這一頁面。
違規操作指向多家持牌機構 專家:保險公司有義務把控銷售渠道
據了解,“有康保”微信公眾號的認證主體為湖南省大鴻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廣東分公司,而根據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的信息,天天有保(湖南)保險經紀服務有限公司即為原湖南省大鴻保險經紀有限公司。
貝殼財經記者在天天有保(湖南)保險經紀服務有限公司官網看到,該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持有全國性保險經紀牌照。公司宣稱,已累計服務超5億用戶,與超50家保險公司、超30家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
此外,通過“就醫治病補貼”話術或相關電話話術誘導個人進入贈險領取頁面或投保頁面的愛邦保險經紀有限公司、安行天下保險經紀(上海)有限公司也均為持牌機構。
其中,愛邦保險經紀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國性的專業保險經紀公司,于2004年經監管批準注冊成立,設有上海與深圳技術及產品兩地運營中心,擁有全國保險經紀經營、互聯網保險雙重經營許可牌照。安行天下保險經紀(上海)有限公司成立時間為2008年,持有保險中介許可證。
針對上述情況,星火保相關人士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經核實,上述提及的相關情況違反了公司銷售人員行為準則及銷售流程規范要求?!拔宜疽寻垂局贫葘υ撲N售人員進行了處理及新一輪的制度培訓。并對銷售部門再次進行了規戒培訓。公司有標準化的銷售話術規范及明確的銷售流程要求,對違反規定的行為實施分級管控措施并明確處罰規則,同時,建立智能化與人工相結合的質檢機制。對于質檢中發現的問題,將依據情節嚴重程度依規采取相應處罰措施?!?/p>
針對相關套路,多個官方機構已發布相關風險提示。
6月初,武漢市醫保局提醒稱,接到群眾反映,有不法分子冒充醫保部門,通過短信或電話謊稱可領取“武漢城鄉醫療補助金”,并誘導點擊不明鏈接詐騙短信,甚至威脅逾期不領將影響醫保待遇企圖騙取參保人身份證號、銀行卡號等敏感信息,其提示“遇可疑信息,可撥打武漢醫保服務熱線核實,或到各區醫保經辦窗口咨詢?!?/p>
4月底,塔城市醫療保障局提醒稱,近期,不法分子冒充政府部門以“95”開頭的詐騙電話發送“醫療補助金到賬,逾期收回”等短信或電話,以“確認領取”為由,誘導點擊鏈接、提供個人信息或轉賬,如收到類似電話或短信內容,千萬不要相信對方,不要點擊不明鏈接。
北京聯合大學商務學院金融系教師楊澤云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近年來,保險銷售渠道在推動行業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大量銷售誤導、違規宣傳等問題,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影響保險行業健康發展。盡管這些行為多發于中介機構等銷售終端,但保險公司作為產品提供方、利益核心方,應對渠道銷售行為承擔監管與管理責任。
“目前,一些保險公司存在‘重業績、輕合規’的傾向,缺位渠道合規管理,既不利于消費者保護,也形成了系統性合規風險。為強化行業治理體系,建議明確并壓實保險公司在渠道銷售行為中的管理責任,推動建立完善的合規管理機制?!睏顫稍品Q。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岳彩周
校對?陳荻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