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云南省財政電子票據區塊鏈商保節點項目——“云保E賠”平臺上線儀式在昆明舉行。作為云南“財政+醫保+商保”保險理賠創新項目,該平臺的落地,標志著云南省保險行業在運用數字技術優化保險理賠模式,踐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近年來,隨著保險行業數字化轉型不斷深入,傳統保險理賠流程繁瑣、等待周期冗長等痛點日益凸顯。在云南省財政廳、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云南監管局、云南省醫療保障局指導下,云南省保險行業協會牽頭攜手在滇各保險機構,全力打造云南省財政電子票據區塊鏈商保節點項目——“云保E賠”平臺,推進醫療票據數據與保險理賠系統安全共享、“無感”理賠,切實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腿”。
據介紹,在傳統理賠模式中,流程繁瑣且耗時較長,各保險公司數據相互獨立,缺乏數據共享機制,易出現重復賠付、保險欺詐等行業性難題。“云保E賠”平臺依托區塊鏈技術,在全省統一的醫療收費電子票據管理應用系統中搭建商業保險節點,實現財政、醫保、商保數據安全共享。參保人僅需在完成常規醫保結算后,授權商業保單所屬的保險公司,系統即可自動調取標準化醫保數據,推動保險公司快速進入保險理算環節,大幅提升保險理賠時效,患者全程無需再上傳單據。此外,依托區塊鏈技術進行加密傳輸,也從根本上保障了醫療票據數據真實性及患者隱私。
“云保E賠”平臺上線后,在理賠流程、數據處理、數據共享、行業形象等諸多方面帶來顯著變化。理賠流程方面,在傳統理賠模式中,參保人在完成醫保報銷后,如需申請商業保險理賠,需要參保人去醫療機構下載打印電子醫療收費票據及收費明細,再去保險公司柜臺提交資料,等待人工審核;若投保了多份保單,還需在多家保險公司之間來回奔波,流程繁瑣復雜且耗時較長;而在該平臺上線后,參保人在醫保報銷后,只需簡單授權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即可從“云保E賠”平臺調取相應資料,實現“足不出戶”理賠,流程簡化。
在數據處理方面,以前保險公司要人工識別、人工錄入醫療費用信息和醫保結算信息,容易出錯,效率低;平臺上線后保險公司可直接獲取標準化數據,減少人工操作,降低操作風險,提高數據準確性,理賠流程快速進入理算環節,大幅提升理賠時效。
在數據共享方面,以前各保險公司數據相互獨立,缺乏共享機制,容易出現重復賠付;平臺上線后,實現數據全行業共享,每家保險公司看到的原始數據標準統一,理賠結果相互可見,規范行業理賠工作;在行業形象方面,以前理賠效率低,騙保風險高;現在則提升了理賠時效,行業理賠更加規范,提升了整個云南保險行業的形象。
啟動儀式上,云南省保險行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云保E賠”平臺的成功上線,是云南保險業在做深做實數字金融大文章方面的一次創新探索,是積極踐行“零跑腿、極速辦”的理賠服務理念,是深化云南省“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一個生動范例,為全省保險行業的數字化轉型與理賠服務升級開辟了新路徑,也為提升保險服務便捷性、守護人民美好生活注入了新動能。
開屏新聞記者 鐘國華 攝影報道
一審 鐘國華
責任編輯 貓恩泊
責任校對 易科彥
主編 林舒佳
終審 編委 陳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