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敏)近期,北京國際電影節·第32屆大學生電影節核心社區單元“胡同里的電影院”落幕。北京市東城區九大文化地標以光影為媒激活文脈,豐富民眾的夏日精神生活的同時,助力電影文化的推廣與傳播。
活動實踐“一空間一主題”模式,深度激活歷史場域文化潛能,構建以電影觀賞為核心,促進文化消費的生動圖景。
中軸古建串聯成線,電影藝術與古跡碰撞出獨特韻味。從鐘鼓樓下的歷史回響到明城墻邊的晚風輕拂,從動畫國潮到經典重映,這場持續開展的社區光影之旅,讓每一處空間都成為電影語言與城市基因的對話載體。
其中,在700年宏恩觀首映《白蛇·緣起》,讓國風美學對話中軸線文脈。前門大街廣和樓的百年戲臺則演繹《大鬧天宮》,水墨悟空對話京劇唱腔;鐘鼓樓院落上演《落凡塵》聯動暮鼓晨鐘,定更鼓聲應和銀河金梭。

老廠房蝶變新生,青云胡同貳拾叁號紅磚廠房、朝內81號法式宅邸陸續放映。老城墻古今共融,全國文保單位北京明城墻遺址公園、角樓圖書館也通過動畫影片吸引不少家庭觀影。文化新空間開放悅享,龍潭中湖公園摩天輪草坪、朝陽門27院兒將電影搬到室外。

據悉,“胡同里的電影院”作為東城區“胡同里的”系列品牌活動之一,從“供給導向”向“需求導向”轉型,以電影為紐帶踐行深度美育實踐,讓優秀影片走出傳統影院,把光影藝術的種子播撒到城市角落,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電影帶來的精神滋養。
依托電影節資源整合勢能,東城區還構建“光影經濟”可持續生態鏈。前門國風節以“中軸國韻·京潮前門”為主題,融合京劇展演、民樂Live與漢服市集;明城墻遺址公園舉辦“崇文樂食節”,融合文化演出、美食夜市、漢服體驗和電影放映,帶來獨特游玩體,有力撬動文旅商綜合消費潛力。
隨著“2025北京仲夏電影嘉年華”系列活動啟動,“觀影+消費”疊加紅利進一步釋放。公園、圖書館推出“晚風放映計劃”“星空電影院”“鼓樓放映夜”等活動,讓文化基因真正融入城市肌理,將歷史建筑變為會講故事的文化客廳。
據悉,下一步,東城區將進一步激活胡同院落、古建場所等文化藝術空間,推出更多富有創意的露天放映活動,通過“電影+”模式深度激活商圈消費,持續釋放“胡同里的”品牌影響力。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