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來,全市各級各單位緊扣“八五”普法規劃重點內容和重點對象,積極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普法責任制,認真執行“三單兩書”、以案釋法、線上考法、媒體普法等普法工作制度,分級分類建立普法責任清單,常態開展“法律十進”“每月一主題”等普法活動,法治宣傳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增強,全體公民法治素養顯著提升,順利完成了“八五”普法任務。為全面展示各級各單位“八五”普法成效,現將各縣(區)、市級各部門“八五”普法亮點工作情況擇優編發宣傳。
2021年以來,市檢察院“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市委和省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落實“八五”普法規劃以及“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要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法治自覺、檢察自覺推動普法工作落地生根,努力為提高全民法治素質和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貢獻商洛檢察力量。市檢察院先后榮獲“全國維護婦女兒童權益先進集體”“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先進單位”“全市社會發展突出貢獻獎”,被省委普法辦、省教育廳等六部門授予全省首批“陜西省青少年法治教育實踐基地”。
加強組織領導
壓實普法責任制
一是健全組織機構。成立由黨組書記、檢察長任組長,其他黨組成員為副組長,內設機構負責人為成員的普法工作領導小組。黨組定期聽取普法工作情況匯報,研究解決工作中的重大問題。院黨組書記、檢察長認真履行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通過向市委人大匯報工作、召開書記點評法治工作會議、將法治建設工作履職情況列入年度述職報告等形式傳導壓力,持續推動普法工作落實,形成了“檢察長親自抓,分管領導重點抓,部門配合協調抓”的普法工作機制。
二是搞好統籌謀劃。研究制定《商洛市人民檢察院關于開展“八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規劃》,就五年來工作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工作任務、方法步驟等做出明確規定和詳細安排,在此基礎上,統籌安排年度普法計劃,結合司法辦案工作、普法對象、新法新規等,制定普法責任清單,細化普法工作要點,壓實普法工作責任,切實謀劃好檢察普法工作藍圖。
三是建強普法工作隊伍。在各內設機構挑選政治素質好、法律功底厚、業務能力強、熱心普法事業的檢察干警組成普法志愿隊伍。主動發揮業務骨干在法治宣傳教育、引導矛盾糾紛合法解決中的司法專業作用,在全社會營造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
強化學法用法
全面提升法治素養
一是注重提高干警的理論素養。認真落實“第一議題”、黨組理論中心組、三會一課等學習制度,健全領導干部領學、干警上臺談體會、定期政治體檢等學習機制,推動理論學習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持續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自覺把“從政治上看”融入檢察履職全過程,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堅持“學查改”一體推進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以作風大轉變引領檢察工作高質量發展,為平安商洛、法治商洛提供堅強的司法保證。
二是全面提升干警的法治素養。將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憲法》《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典》《民事訴訟法》等法律法規納入年度教育培訓范疇,組織干警學習最新法律法規、最新司法解釋、法學理論前沿等最新動態,推動學法用法經常化、常態化。嚴密組織干警參加市依法治市辦開展的法律知識考試和集中學習,不斷提高干警用法治思維處理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狠抓干警法律業務培訓。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活動,嚴密組織員額檢察官入額考試、高階段檢察官助理選拔、書記員業務大練兵活動。堅持以賽賦能,積極開展檢察官講述辦案故事、品牌擂臺賽和公訴人業務等競賽活動。著眼開拓視野,更新知識,加油充電,構建寧商兩地干警交流機制,先后組織6批12名業務骨干到南京市院跟班學習。充分發揮領導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力開展商洛檢察大講堂、檢察官教檢察官、領導干部上講臺活動。近五年來,有計劃、有步驟、有針對性地舉辦了公訴業務、民事檢察、行政檢察、公益訴訟業務、控申業務、司法警察等各類培訓班120余期,培訓干警1800余人次。選派130余名干警參加了國家檢察官學院培訓,650余名干警參加省院組織的檢察業務培訓班。
深化“誰執法誰普法”
推動普法依法治理提質增效
一是扎實開展檢察“釋法說理”工作。認真學習貫徹最高檢、省檢察院關于“加強法律文書說理和以案釋法”的要求,堅持辦案全程普法釋法,防止就案辦案。堅持“抓前端、治未病”,對于疑難復雜案件加強與當事人溝通,再通過召開公開聽證,對犯罪嫌疑人進行法治宣傳,促進雙方達成和解。高度重視信訪群眾的普法工作,將檢察“雙進”工作作為推進基層矛盾糾紛多元預防化解的重要抓手,用足用好12309檢察服務熱線,加強法治宣傳,以案釋法做好信訪群眾的普法工作,妥善解決信訪矛盾。
二是做實重要時間節點普法宣傳。充分利用國家憲法日、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消費者權益保護日、六五環境日、6·26國際禁毒日、知識產權宣傳周、食品安全宣傳周、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民法典宣傳月等重要時間節點,組織檢察人員開展普法宣傳活動,進一步提升相關法律法規知曉度和普法宣傳覆蓋面。“八五普法”宣傳期間,市院志愿普法團隊深入街頭、社區、鄉鎮等宣傳230人次,設點宣傳35個,帶案下訪20次,利用報刊、廣播、電視臺等新聞媒體宣傳25次,共展出宣傳展板60塊,發放宣傳材料16300余份,接受群眾舉報、法律咨詢1200余人次。2025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我們邀請市院第二檢察部主任陳媛媛作客新媒體工作室解讀《國家安全法》、知識產權保護宣傳周制作的視頻片《假酒現形記》、6·26國際禁毒日拍攝的微電影《重生 選擇》均受到網友的普遍好評。
三是突出抓好未成人普法宣傳。投資430余萬元,打造“商山細雨”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基地,以沉浸式體驗教育提高未成年人法治意識和自護能力。累計接待社會各界參觀90余場次,為在校學生開展法治教育6000余人次。認真落實“一號檢察建議”,深入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選派86名檢察官擔任全市136所中小學幼兒園的法治副校長,定期向學校師生開展法治宣講活動,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2021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圍繞拒絕校園欺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遠離網絡電信詐騙等重點內容開展“法治進校園”活動213場次,其中山區、鄉鎮學49場次,總共覆蓋師生達11.7萬人。法治課《寫給青春的一封信》被選為全省檢察機關“法治進校園”精品網課。1名檢察官獲全國“法治進校園”優秀講師提名獎。
四是積極開展助推高質量發展的普法宣傳活動。緊緊圍繞全市工作大局開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為推進“一都四區”建設,譜寫商洛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營好良好法治環境。努力做好民法典實施的檢察引領,以“檢護民生”專項行動為抓手,重點圍繞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婚姻家庭、財產繼承、合同糾紛、侵權責任等法律知識,持續深入開展形式多樣、有特色、有影響的民法典宣傳活動,努力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和水平。著眼生態環境示范區建設,定期開展“保護秦嶺生態環境”普法宣傳活動,大力宣傳生態環境保護的理念和法律知識,不斷提高市民環保法律意識。加強對各類經營主體的平等保護,編發《商洛市檢察機關優化提升法治化營商環境13條措施》《企業建設運營法律風險提示》12000冊,組織百名檢察干警進項目、進企業,以更加精準的檢察服務對接企業法治需求,助力營商環境最優區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普法宣傳活動,持續保持對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不斷增強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助力平安商洛、法治商洛建設。主動參與基層治理,依法制發社會治理檢察建議40余份,編撰發放《五類基層易發民事糾紛調處工作指引》《群眾民事糾紛解決辦法》手冊20000余冊,引導群眾做到遇事找法、遇事懂法、遇事用法、遇事信法,潛移默化地樹立和培育法治意識,不斷提升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該項工作得到省檢察院、市委主要領導的批示肯定。
構建全媒體普法陣地
弘揚法治文化精神
一是建強新媒體普法陣地。開設檢察門戶網站、官方微信、官方微博、今日頭條號、抖音號等新媒體平臺,每個平臺均設置了以普法為內容的欄目,綜合運用文字、圖片、海報、一圖讀懂、微動漫、微視頻等形式全面展示檢察工作新成效,宣傳與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典型案例、最新法律法規等,持續營造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的濃厚氛圍。
二是構建檢媒一體的普法宣傳新格局。充分利用《法治日報》《檢察日報》等主流媒體權威性強、公信度高的優勢,加大典型案例、特色亮點工作宣傳報道、視頻報道,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和輿論氛圍。2024年,全市檢察機關在“八大”媒體上稿190余篇,秦嶺生態檢察衛士品牌走進央視頻《今日說法》,《小證明不再糊涂開》等重要案件信息被檢察日報等發,“全省模范檢察官”李成寶先進事跡在陜西衛視播放,有效傳播了商洛檢察好故事、典型案例、模范人物的影響力,傳遞了商洛法治正能量。
三是加強法治文化建設。創建以“秦嶺生態檢察衛士”“商山細雨未檢”“溫暖控申”等為代表的具有較強引領性、創新性、可復制性和知名度的檢察文化品牌,“益心護國財”獲評全省優秀檢察文化品牌。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范引領作用,推動普法工作常態化、制度化發展,努力讓每一起案件辦理都變成生動的普法實踐。2021年以來,全市檢察機關先后有3起案件被最高檢評為典型案例、9件被省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指導性案例。堅持寓教于樂,充分運用動漫、視頻、MV及專題片等,提高普法宣傳的多樣性、趣味性、實效性。《MV光》《訴回的愛》《青山的呼喚》《忠誠》等系列法治微電影短視頻被最高檢、省檢院、市紀委等普法微課堂采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