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alt="麟游:涼資源成為熱產業" src="http://3jjewl.riyuangf.com/file/upload/202508/06/091339771.jpg" />
盛夏,平均氣溫21.7℃的麟游縣,成為避暑“頂流”。
“西安最近氣溫很高,還是麟游涼快!我連續3年來這里避暑,這次準備住一周。”7月28日,來自西安的游客李敏分享自己的避暑計劃。
入夏以來,麟游縣游客接待量顯著增長。
從隋唐時期的皇家避暑勝地,到如今的生態旅游目的地,近年來,麟游縣立足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與優質生態資源,通過融合文旅商體、強化要素保障等抓手,將清涼資源轉化為強勁發展動能,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避暑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
“隋唐兩朝四帝曾21次駕幸麟游,在此修筑了避暑離宮——隋仁壽宮、唐九成宮。唐太宗在此杖導醴泉,魏徵撰文、歐陽詢書丹的《九成宮醴泉銘》碑,被譽為‘天下第一楷書’。”在九成宮景區,講解員李丹鳳向游客講述這座千年離宮的傳奇故事。
作為歷史文化深厚的千年古城,近年來,麟游縣累計投入3000余萬元進行文化遺產保護,先后建成隋仁壽宮·唐九成宮遺址1號、2號、4號殿保護展示項目等工程。
在生態保護上,麟游同樣亮眼。“這里空氣清新,綠化做得特別好。”來自長沙的游客楊美蓮說。
“全縣嚴格落實林長制,近5年累計造林3.09萬畝,全縣林木綠化率達70.04%。”麟游縣自然資源和林業局局長白祎介紹。
憑借良好的生態環境,麟游縣先后被命名為全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獲得全國避暑旅游目的地、全國綠化模范縣、中國生態康養旅游最佳目的地等多個稱號。
7月25日,大型實景山水演藝《千年九成宮》在九成宮遺址旁演出。今年,《千年九成宮》計劃演出60余場。
該演藝依托麟游厚重的歷史文化,運用現代聲光電及定制化水幕投影技術,通過情景再現的方式,生動展現盛唐時期的宮廷生活與文化魅力。
“以前,我對麟游了解不多。《千年九成宮》的現場效果太震撼了,完全不輸大城市的演出!”來自西安的游客崔徐婷說。
為充分發揮九成宮國家4A級旅游景區、九成宮省級康養旅游度假區核心輻射作用,打響“麟游九成宮、千年避暑城”文化旅游品牌,麟游縣先后建成怡心谷康養度假區、濱水商業街等一批精品項目。
“酒店門口就是吃喝玩樂一條街,逛完景區來這兒吃飯休息,太方便了。”李敏說。
此外,麟游縣深挖紅色旅游資源,打造紅色研學旅游線路。“為了讓游客有更好的體驗,我們還推出了獨具特色的精品活動,如夏季半程馬拉松賽、伏羊美食節、納涼晚會等。”麟游縣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劉濤說。
6月18日,麟游縣發布興文旅促消費系列政策,并與全國各地多家旅行社、自駕游組織達成深度合作。麟游縣還通過了2025年電子消費券發放工作方案,游客餐飲、商超、成品油等消費可享受滿減補貼。
交通網絡的完善為麟游旅游業的發展注入強勁動力。7月21日,新修建的麟游至法門寺高速公路通車,九成宮景區與法門文化景區等知名景點串聯成線,麟游融入大西安“1.5小時經濟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