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和司法行政工作有關情況。會上,司法部部長賀榮介紹,“十四五”以來,有60多萬人取得了法律職業資格。

▲司法部部長賀榮?
政府立法方面,據悉,五年來國務院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法律議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規150件次。同時,堅持立改廢釋并舉,對全部現行600多部行政法規開展了規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清理,推進制定31件授權和改革決定,以及7批次一攬子修改法律法規58件、廢止28件。完善備案審查制度機制,2021年以來共接收各地區、各部門報送國務院備案的法規規章1萬余件,實現備案審查全覆蓋,對審查發現的問題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作出處理。
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方面,賀榮介紹,司法部建設全覆蓋的法律服務網絡,五年來提供法律咨詢服務1.7億多次。目前,我國有律師83萬、仲裁員6.7萬、公證員1.5萬、司法鑒定人4萬、法律援助工作人員1.2萬,每年辦理各類業務4000多萬件。
維護社會安全穩定方面,據介紹,五年來全國310萬人民調解員調解糾紛7900多萬件。目前,全國共有人民調解委員會69.6萬個,五年來專職調解員由36.4萬增長至47萬人,提高29%?!笆奈濉逼陂g,全國調解組織年均調解各類糾紛近1600萬件,調解成功率95%以上,調解協議履行率92%。目前,全國在人民法院、公安機關、信訪等部門共設立調解組織2.8萬個。五年來辦理行政復議案件204萬件,2024年新修訂的行政復議法實施以來,新收案件近110萬件,九成以上實現了案結事了。
服務高水平對外開放方面,賀榮提到,司法部深化法治交流合作,我國已簽署91個司法協助條約、19個移管被判刑人條約,五年來辦理司法協助案件1.6萬多件。涉外法律服務方面,我國律所在37個國家和地區設立了207家分支機構。以仲裁為例,五年來辦理涉外仲裁案件1.6萬件,標的額達到7300億元,其中2024年受理4400多件、標的額近2000億元,與2020年相比,分別增長了100%和136%,我國已逐步成為面向全球的國際商事仲裁優選地。
紅星新聞記者 胡伊文 北京報道
編輯?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