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辦公時,桌面伙伴為你開啟專注力倒計時鐘;在你需要安撫的場合,隨身陪伴機器人為你提供情緒和感官安撫;不知道室外天氣如何?看一眼桌面的天氣燈智能擺件便能知曉……
3月14日至16日,由區人才工作局指導,上海創新創意設計研究院、D.Transformer孵化器與X ACADEMY未來學院聯合主辦的DIIS 48h創客松——2025首期“未來生活硬件”挑戰暨第五屆“海聚英才”全球創新創業大賽虹口區選拔賽(種子期賽道)在雷士德工學院舉行。
煥彩新生的百年建筑內
60余名年輕創業者、15支團隊完成了
48小時內開發“未來生活硬件”的挑戰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DIIS 48h創客松賽程周期橫跨三日,鼓勵大家發揮AI+硬件的想象力,關注幫助少數和弱勢群體,用創想打造更美好的生活。
賽程首日為創客松開幕式暨DIIS實踐工坊開放夜,由4位硬件開發、和出海眾籌領域的成功創業者為選手們帶來專題經驗分享;次日為團隊夢想造物、原型打造和商業模型的籌備時間,由過程導師全程指導;第三日進入路演決賽環節。

比賽收到來自全國9個城市,80多位創造者、超50個團隊的報名,其中既有大廠成熟經驗的全職創業者,也有仍在探索期的兼職創新團隊,匯聚了來自復旦大學、交通大學、同濟大學、斯坦福大學、倫敦大學學院、紐約大學等海內外高校人才。賽事特邀“設計+科技產業+投資+供應鏈”多維度評委和過程導師為選手賦能,從資源和實戰層面幫助產品更快落地市場。

DIIS創客松開幕式暨DIIS實踐工坊開放夜

選手夢想造物時間
來自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在讀研究生郭行健、王一寧帶來了《第三持存:基于數字人的阿茲海默患者溝通治療方案》。該項目中,數字人將通過與老人的對話,記錄老人完整的人生,并以此與老人進行健康有效交流,激活患者過去的積極回憶,讓老人的生活不止停留在回憶中。

郭行健、王一寧向評委展示參賽項目
郭行健告訴記者,在參賽前,自己和伙伴并沒有嘗試過打造智能硬件,更多做的是基于自身專業背景的藝術裝置。“我奶奶就是阿茲海默癥患者,是需要得到幫助的少數群體,在與導師和伙伴的討論中,我們有了這樣的靈感,用智能硬件幫助這個群體,這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決賽當天,15個參賽團隊登臺展示各自完成的智能硬件商業項目樣例,經過評委對項目進行真實需求與應用場景、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意、商業與投資可行性等維度的考量及“模擬投資”,本屆“創客松”最終產生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上海科技大學選手路演展示

記者了解到,獲獎團隊將有機會直通第五屆“海聚英才”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復賽,以及加入位于雷士德工學院的D.Transformer孵化器。對于“種子期”項目評選一年內落戶虹口區的,團隊將被給予一次性1萬元創業啟動金,并推薦申請入駐海聚英才創新創業示范基地或留學人員創業服務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