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清晨,王益區火車站的晨光尚未升起到耀眼的程度,一輛中巴車緩緩駛出,車上坐著幾十位高校畢業生。車開得不快,卻駛向他們各自人生的“可能”。這是王益區人才交流服務中心舉辦的“2025年‘職引未來 筑夢青春百日千萬招聘專項行動’—王益區高校畢業生入企參觀暨面對面洽談會”。
參觀企業、參觀園區、面對面洽談、答疑……有人提問,有人沉默,有人簽約,有人觀望。參加的四家企業,在這個七月末的上午,為這幾十位應屆生釋放出真誠的崗位。
而這只是王益區積極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的冰山一角。在更廣闊的維度上,“春風行動”“民營企業服務月”,各類招聘、培訓、創業幫扶活動如織如網,撐起了王益區“穩崗促就業”的大圖景。
截至6月,王益區累計發布崗位4000余個,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980萬元。數據是枯燥的,但數字背后,是一個一個站穩生活腳跟的人。
就業,一頭連著經濟脈動,一頭連著萬家燈火。高校畢業生是其中的一個重點,但不是唯一。今年以來,王益區依托區零工服務中心,特別針對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就業困難人員等六類就業重點群體,圍繞產業發展需求,結合市場和個人就業需求,緊盯就業門檻低、用工缺口大的服務業,遴選急需(緊缺)工種,以開展轉移就業技能培訓為主,統籌兼顧開展實用技能培訓,為勞動者穩定就業賦能,截至6月,城鎮新增就業298人。
與此同時,王益區積極探索“培訓+訂單+就業”模式。過去,人們習慣于說“先培訓,再看有沒有用”。而現在,是培訓直連企業,學完就能上崗。這種連接,比一紙培訓證書更實際,也更能兌現希望。截至6月,開展職業技能培訓369人次以上。
面向未來,王益區將繼續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把解決就業問題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中強化就業優先導向,提高經濟增長的就業帶動力,多出實招、硬招,以有溫度的就業舉措,讓更多人有業可就、有夢可圓。
記者 : 楊怡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