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照母山特色產業園。受訪者供圖
第1眼TV-華龍網訊(首席記者 董進)地平線潑開橘紅染料,車輛在照母山下織成流動線譜,“上班族”迎著朝霞,叩響奮斗節拍……兩江新區環照母山下,5900余家企業匯聚12.5萬名人才,筑成環照母山片區產業蓬勃發展的亮麗風景線。照母山究竟如何能讓企業走進來、留下來?
優化服務 鋪就讓企業走進來的“高速路”
“兩江新區人才政策指南‘出爐’了”“中新互聯互通項目信息通信領域標志性項目及創新案例評選開始,符合條件的企業可以關注。”企業服務群內,惠企訊息永遠能第一時間及時傳達。政務服務專員李欣娡說,一天的工作從惠企政策推送開始。
這兩年,從“足不出園”到“足不出企”,企業服務方式不斷迭代:服務專員從在窗口服務,到上門主動服務,辦事效率越來越高。
專業人才走進園區企業,提供信息安全相關服務。受訪者供圖
為了讓企業更好“走進來”,兩江新區圍繞軟件信息、數字文創、科技金融、高端服務、未來產業、智能制造、汽車電子、生命健康、集成電路等九大產業,成立對口部門,在細化服務領域進行深耕。120余名員工下沉至園區一線駐點辦公,為企業送上“面對面”的便捷服務。
“讓企業在入駐前就感受到園區的服務效率,是我們一如既往的工作要求。”兩江產運公司產業促進部部長譚法祥舉例,新入駐的軟件信息企業在辦理繁瑣資質時,或是智能制造業企業進行項目備案階段,服務專員會全程協助,有效壓縮其辦理周期。
針對大型項目與優質企業,從項目洽談、簽約直至落地建設,兩江新區均配備專門服務團隊跟進。今年5月,世界領先的互聯網開放平臺企業——螞蟻集團小微企業金融科技總部入駐兩江數字經濟產業園,千余名創新人才在此辦公。
“選址辦公地期間,我們全程陪同企業多次實地踏勘,深度參與辦公區功能分區規劃、裝修圖紙審核等全過程細節,還協調施工方為其定制方案。”服務專員楊戈夫回憶道。
入駐前夕,螞蟻集團行政部西南大區專程送來錦旗,并表示“從臨時場地到安穩落戶,每個環節都有‘管家式’服務,讓我們切實感受到園區的溫度。”
位于互聯網產業園三期的螞蟻集團。受訪者供圖
多元舉措 穩固讓企業留下來的“壓艙石”
讓企業“留下來”的關鍵在于全方位、持續性的優質服務。兩江新區對照母山入駐企業開展保姆式服務,密切關注企業發展的每一項需求。
“宏觀來講,就是想企所想、辦企所需、解企所憂。”譚法祥介紹,公司除了定期到企業“雙專員”走訪,深入企業交流溝通,還牽頭成立園區專業服務聯盟,聚焦政務服務、人才培育、法律服務等10大領域,同時還不斷完善園區配套和產業生態,盡可能涵蓋企業需求的點、線、面。
人才服務方面,兩江產運公司創新實踐產業鏈、保障鏈、服務鏈“三鏈融合”,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去年10月,園區依托原互聯網學院園區引入重慶電子科技職業大學兩江校區,推動搭建校企合作平臺。共建實習基地、舉辦聯合人才培訓、承辦網絡安全行業技能大賽等一系列舉措,精準對接高校人才培養與園區企業用人需求。
此外,園區還積極舉辦各類企業活動——從聚焦行業前沿的企業家沙龍、深度交流的行業論壇,到輕松有趣的青年交友會、活力四射的草坪音樂節……一場場形式多樣的活動,讓青年人才更有歸屬感。
在照母山,馬上消費發明專利數量居重慶金融行業第一、全國消費金融行業首位;七騰機器人推出全球首款可量產防爆四足機器人;梧桐科技實現了汽車、手機、互聯網、安全等多個專業領域的多項技術、方案的行業首創……這些企業在照母山扎根生長、葳蕤生香,生動印證了照母山產業生態的活力和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