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建設是上海優化空間布局、服務輻射長三角的重要戰略部署,而產業是新城高質量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2025年新城發展行動方案提出,做大做強新城產業細分賽道,其中,青浦新城和松江新城,分別聚焦北斗及低空經濟、儀器儀表和新能源設施,以服務國家戰略為牽引,突破“卡脖子”現狀,為區域發展賦能。
8848.86米,5年前,在中國裝備丈量下,珠峰刷新高度。由上海華測參與攻堅、改良的北斗高精度接收機,首次取代進口裝備,完成了峰頂測量任務。
5年后,華測正在攀登又一“高峰”,研發第二款全頻點高精度基帶芯片璇璣2項目,目標是在全球任何環境中,3分鐘內實現厘米級定位精度。
作為北斗衛星導航定位領先企業,華測扎根青浦11年,科研人員已擴容至900多人,近年來在地災監測、三維激光掃描等方面的關鍵技術,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競爭力達到國際領先,去年底還開始進軍低空領域。
上海華測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袁本銀說,他們完整解決了這個領域國產化的瓶頸,產業化也很成功,如今高精度的北斗產業,就看上海青浦。
依托華測導航等重點企業,青浦新城深耕“北斗及低空經濟”產業鏈,2024年,區內北斗終端設備和低空經濟的產業規模分別達到近60億元和40億元,2030年的目標則分別設在120億和300億元。
上海市青浦區經濟委員會副主任李玉潔表示,他們將依靠政策引領,推動更多企業向青浦集聚,并且通過頭部企業帶領上下游產業鏈,共同去走向更廣闊的市場。
儀器儀表,被稱為工業現代化的眼睛和大腦,圍繞科學儀器國產化替代這一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松江新城也形成了龍頭國企引領、小巨人民企助力、區企協同發展的模式。
這款僅手掌大小的安全繼電器,是高風險設備的核心組件,由辰竹儀表于2013年開啟自主研發,兩年時間,驚艷問世,終結了此前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
副董事長周婷自豪地說,如今中國企業不僅供貨不被別人拿捏,還讓國外的產品價格大幅降低,他們的1000萬臺產品應用在大概5萬多家企業里,這么多年為國家節省了差不多50億元的成本。
在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這臺自主研發的100兆牛力標準機,正在為寶武、鞍鋼等企業的軋制力傳感器校準標定,精度達到0.001%。像航天、艦船,以及核電、高鐵等領域用鋼,都要用到這把大“標尺”。
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工張懷鎖說,它的意義就在于能夠通過這臺標準測力機,研制出更大的這個測力傳感器,應用在各個工業領域。
目前,松江儀器儀表產業已經形成了涵蓋工業儀表、科學儀器、專用檢測設備、系統集成等的完整體系,集聚了相關企業近400家。
松江區新城發展管理辦公室副主任蘇巖芃介紹,他們已經建立了鏈主企業龍頭企業,高成長性企業等重點企業庫,將健全常態化服務工作機制,推動小而精的企業做大做強,精準培育種子選手。
上海市發改委副主任陳石燕表示,目前各新城正立足賽道、精準發力,市區正疊加資源、形成合力,在服務國家戰略中構筑新城比較優勢,推動新城產業高質量發展。
看看新聞記者: 許馨元 韓瓊 謝丹青 攝像 張俊 唐曉蒙 湯捷
編輯: 張蘊昆
責編: 周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