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7月30日訊(編輯 周子意)有跡象表明,數字資產正愈發向主流靠攏,進入大眾視線。美國監管機構最新批準了一項關鍵流程,使加密貨幣交易所交易產品(ETP)與同類產品更趨于一致。
周二(7月29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授權對加密貨幣ETP使用“實物申贖機制”,較此前要求的“現金”模式出現重大轉變。
現金申購是投資者用現金來購買ETP份額,基金公司會用這些現金去構建投資組合;贖回則是投資者將份額贖回,基金公司以現金形式支付給投資者相應的資金。
而實物申購則是涉及到一籃子股票或實物資產的交付和接收,是傳統ETP(如持有股票或債券的ETP)的一種常見機制,它允許授權參與者(通常是機構投資者或做市商)直接與發行人交換大量ETP份額,以換取基金持有的一籃子基礎資產。
“現金申贖”與“實物申贖”已成為加密社區的熱門話題。后者雖然在傳統資產類別上操作相對簡單,不過在加密產品中,由于托管、安全和結算方面的挑戰,它要復雜得多。
ETF高級分析師Eric Balchunas表示,“顯然SEC前主席詹斯勒領導下的SEC并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但這確實是朝著更支持加密貨幣的SEC邁出的第一步。”
技術調整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技術上的調整,它標志著數字資產向融入金融主流又邁進了一步。雖然它不會很快對終端投資者產生影響,但對于ETF專業人士來說,監管機構的此舉消除了加密貨幣“二等資產”的印象。
自從數十只追蹤比特幣和以太幣的基金首次亮相以來,加密ETP一直限于現金創建和贖回,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運營效率和稅收優勢。
Bitwise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執行官Hunter Horsley表示,“通過批準這一長期要求,SEC的工作人員展示了一種富有成效、深思熟慮的立場,這是個好消息。”
Bitwise資產管理公司旗下擁有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幣基金。
分析師Balchunas還指出,“實物申贖機制只會給ETP提供更好的管道。但對終端投資者來說,這不會產生有意義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