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呼和浩特7月31日消息(記者邵玉琴)校服質量不僅關系著學生健康,也牽動著廣大家長的心。7月31日,記者從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了解到,教育廳聯合市場監督管理局出臺了校服管理新意見,不僅明確了學校、教育部門、市場監管部門的職責,更要建立校服質量“黑名單”,讓不合格的生產銷售企業無處遁形。
孩子穿的校服安不安全?這次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校服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把“質量安全”放在顯眼位置,提出要以“學生家長放心”為目標,給校服管理立下明確規矩。
《意見》明確,規范校服管理是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的必然要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要求各地切實提高政治站位,堅持以學生為本,以管理規范、質量安全、價格合理、學生家長放心為工作目標,強化對校服管理工作的指導和監管。
誰來管、怎么管?《意見》指出,學校負責本校學生著裝規范制定、校服選購等工作。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建立本地校服管理的制度、機制,定期向所在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通報屬地學校校服供貨企業名單,并會同相關部門對校服選購進行指導和監督,處理校服管理工作中發現的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各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校服質量監管,依法查處生產、銷售不合格校服的企業,與教育行政部門每年定期開展校服產品質量監督檢查,處理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反映的校服質量問題線索。
選校服不能“一言堂”。《意見》要求,要求集體決策校服選用需求,規范組建選用組織,嚴格依法采購,確保公平公正公開;明確采購模式,規范采購流程和校服收費管理工作。嚴格質量把控,保障學生身體健康。要求嚴格執行校服質量標準,落實“明標識”“雙送檢”制度、建立校服質量“黑名單”制度;提升服務水平,強化監督問責力度。要求保障特殊學生群體利益,建立售后服務長效機制,積極發揮校服育人價值,加強選購工作監督,建立懲處機制。此外,《意見》還考慮到特殊學生群體的需求,要求保障他們的利益,同時建立售后服務機制,讓校服不僅安全,服務也跟得上。
《意見》同步配發了《內蒙古自治區中小學校服選購指引》,從決策、征集采購意向、組建選用組織、確定采購模式、確定供貨企業、公示采購結果、簽訂采購合同、校服檢查驗收、校服收費管理、評估總結選購活動10個環節予以操作規范,形成了對校服選購工作全流程指導,切實保障學生校服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