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U.US) 北京時間 7 月 30 日美股盤前發布了 2025 財年第四季度的業績,對應的是 2025 年 3 月至 2025 年 5 月淡季經營情況。
本次業績點評仍然聚焦在教育業務,重點關注的是指引,包括對 2026 全年的預期。具體上,關于留學業務展望是重中之重,其次則是新業務的景氣度趨勢等問題。業務之外,則關注股東回報的變化。
具體來看:
1. 指引又出 “雷”:鑒于環境動蕩,對當下的$(09901.HK) ,市場的關注點一直是指引。然而管理層對 1Q26、2026 全年的收入增長指引均不及預期——下季度增速 2~5%,2026 全年只有近 5%~10% 增長,但市場是預期會有一個正常 10% 以上的增幅。
這無疑會打擊市場信心,一個月前公司的 preview 上,管理層堅持不調整增長目標,短期還提振了下資金情緒。為何突然又消極起來?
當然,這里面不排除又是管理層的 “預期管理”,刻意保守以降低市場預期。具體還是聽聽電話會上的解釋。
2. 隱憂在哪里?:從實際經營來看,海豚君猜測主要是留學和直播電商。電商業務海豚君一直不做積極預期,4Q25 以及 1Q26 都還在董宇輝分手同比基數的陣痛期之內(下滑 30%),更何況 Q4 當期表現也是不及預期。
我們的擔憂主要在留學業務上。本季度留學表現(考培增速 15%,咨詢增速 8%)整體看似不差,但咨詢需求往往領先考培,相比 Q3,Q4 留學咨詢的增速放緩得過快(21% vs 8%),說明壓力都在未來。
當然,短期上有一些偶發性影響,比如美國簽證審批恢復后,日均審批量、審批難度都在收緊。因此如若后面關系緩和,可能會釋放一些被延誤的需求,但和去年的景氣度相比,長趨勢肯定會受到影響。
3. 新業務高增長,但 “量” 的增速再放緩:Q4 新業務增速 32.5%,整體看還在一個高增長區間。不過從素培的入學人次和客單價來看,本季度入學人次增速再次顯著放緩到只有 5%。因此這意味著本季度增速可能主要靠的是單人付費的提高——漲價或者報名了高客單價課程。
上一次人次變動異常還是在 Q1,當時公司的解釋是暑期課程報名檔期的調整導致,建議可以用連續兩個季度的入學情況來進行同比,平滑季節間波動的影響。但照這種方式處理后,四季度的增速還是只有 8%,作為景氣度賽道,這個增速并不匹配。
4. 學習機火熱的替代效應?:從素培的行業來看,牌照一直在發放,意味著供給一直在提高,但這個速度(月環比增加 0.3-0.5%)并未發生變化。雖然小黑班雨后春筍的出現也有影響,但近兩年還是一個十年前二胎小高峰的用戶群體,人口難題影響還早,因此若說業內供需平衡了有點牽強。
但與此同時,學習機的熱度高居不下,我們認為可能起到了一些素培課(擦邊學科)的替代效應。雖說新東方也有學習機,但 Q4 學習機會員訂閱人數同比增速也放緩至 35%,源于它的學習機主要與線下課程綁定,銷售情況不及學而思等同行。
5. 其他業務正常:除此之外的其他業務,表現都暫且算正常。成人英語 17%,以及倒算出高中學科培訓增速有 20% 以上。
6. 集團內推進提效: Q4 盈利表現,在剔除商譽減值的影響后,實際上是略超預期的。四季度 Non-GAAP 經營利潤率 6.6%,同比提升了 3pct。上季度管理層也有過對提高投入效率、優化成本支出的相關表態。
7. 新股東回報不足以抵消基本面隱憂:截至 Q4 季度末,2022 年批準的回購計劃到期,7 億額度也用完了,實際來看,近三年的時間只花了 7 億美金回購,這個回報率實在不夠看。
而這次 7 月新批的股東回報計劃,額度規模是按照上一財年歸母凈利潤的一半以上來算。比如對于 2026 財年,預計回購規模應該大于 2025 年歸母凈利潤 3.7 億的一半,也就是 1.8 億。
若按照市場預期,26/27 年分別 5、6 億的歸母凈利潤來假設,那么意味著 26-28 年三年的股東回報總額至少是 7.5 億。雖然上限很高,但這個下限的提升力度太?。╲s 7 億),還不足以抵消基本面帶來的消極情緒。
8.財務指標一覽
海豚君觀點
飽受環境動蕩的拖累,新東方經歷了連續多次的財報失望。上季度更是因為關稅,留學業務的增長前景不確定性急劇升高,使得估值一直徘徊在歷史底部。
雖然說離譜關稅落地可能性低,并且隨著談判拉扯,邊際影響也會逐步減輕,但情緒壓制 + 連續 miss 指引,削弱了市場對公司主營業務的增長信心,而基本面有缺陷,則會顯著縮小后續公司存在的低估反彈空間。
上季度 Q3 恰逢前一輪股東回報額度耗用殆盡,新方案即將公布,因此過去兩個季度海豚君一直強調,短期只有悲觀預期下的 “分紅底” 估值機會:基本面估值的安全墊還不夠高,但若按當前的回購 + 分紅執行力度,當時 70 億美金的市值,隱含年化約 7% 的股東回報,向下空間已然不大。
而一個月之前公司針對財報的 preview,主要釋放了兩大積極信號:1)維持 4Q25 和 2026 財年的指引;2)考慮更大規模的股東回報。這兩點彌補了基本面信心不足的缺點,同時強化了 “分紅底” 的估值邏輯。
短期情緒回暖,這一小輪估值最高反彈到 25 年 25x,26 年 20x 的 P/NOPAT(稅后經營利潤、20% 綜合有效稅率),可以作為市場對新東方的估值情緒參考值。
因此,當新東方又回調到了 Q3 財報前的 70 多億美金市值時,Q4 只需交出一個 inline 的業績,以及有明顯提升的股東回報,就可以順勢重新開啟一段估值修復。但事與愿違,指引 miss 是市場最不能接受的一個 bug。
問題是否嚴重,傷害到中長期邏輯,具體還得看電話會管理層的解釋。海豚君傾向于管理層存在刻意保守,以引導預期管理的因素在。但同時,也有留學、電商業務自身的問題。
因此假設 2026 財年按照指引上限 10% 的增速,總營收近 54 億美元,降本提效趨勢下 Non-GAAP OPM 達到 12%,20% 的稅率,即全年約 5.2 億的調整后利潤,以 15x P/E 算得 78 億美金的業務估值,當下基本面非完全意義上的順風期,暫不算 28 億美金的可用凈現金價值(剔除預繳學費)。
(注:新東方財報僅披露部分業務表現,大部分經營情況&指引,在業績公開電話會和機構小范圍會議披露,因此稍后電話會內容相對比較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