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消防救援部門獲悉,今年上半年,全市消防救援隊伍共接報處置各類警情3.7萬起,同比下降5.5%;共出動消防救援人員51.5萬人次、消防車6.7萬輛次,從災害現場營救被困人員3232人,疏散遇險人員1579人。其中,消防管轄火災事故7945起,造成17人死亡、38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8115.8萬元。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火災數量和財產損失數,同比分別下降4.6%、3.9%,死亡人數和受傷人數則上升6.3%和18.8%。其中,居住場所火災造成14人死亡,占比82.4%,為火災亡人的高發場所。從火災類型來看,戶外火災和建構筑物火災數量,分別占全部火災的47.9%和43.1%。
另據分析,上海上半年的火災原因主要為:電氣火災,占比28.9%;吸煙不慎起火,占比28.8%;生活用火不慎起火,占比21.4%。
近年來,上海消防救援部門持續開展專項火災隱患治理行動,電動自行車、廠房倉庫、違章動火火災數量均有下降。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發生電動自行車火災207起,較去年同期下降三成,未造成人員死亡。
值得警惕的是,廠房倉庫火災的數量有所下降,但影響仍不容忽視。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市共發生相關火災63起,造成2人死亡、1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2683.3萬元。
數據顯示,作為全國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有1060多萬輛電動自行車。與龐大數量對應的是激增的安全風險,去年,上海發生超過1000起電動自行車火災。近年來,上海電動自行車火災的數量以年均30%的速度遞增。
違法違規改裝是引發電動自行車安全事故的元兇之一。上海市市場監管局今天(8月1日)公布一批電動自行車違法違規經營典型案例。
2024年3月4日,嘉定區市場監管局開展執法檢查時發現,嘉定區馬陸鎮大茗自行車行正在改裝一輛永尚牌電動自行車(型號:TDT006Z)的蓄電池,改為5組蓄電池串聯連接,每組蓄電池參數信息顯示為12伏,與該車輛出廠合格證書上顯示的額定電壓48伏不相符。執法人員當場要求當事人將電動自行車恢復原樣。
當事人為電動自行車更換不符合出廠額定電壓蓄電池的行為,違反了《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相關規定。2024年6月26日,嘉定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5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5年3月10日,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收到浦東新區消防救援支隊移送的線索,開展調查。3月8日,金楊新村街道棗莊路658弄小區車棚內發生一起電動自行車火災事故,起火部位為車輛坐墊下方外接的鋰離子蓄電池,起火原因為鋰離子蓄電池內部故障熱失控起火,涉案車輛購自上海騖遠摩托車有限公司。
經查,2024年9月5日,涉案車輛車主從上海騖遠摩托車有限公司購買了一臺愛瑪牌電動自行車并安裝48伏鉛酸蓄電池。2025年1月10日,在涉案車輛車主的要求下,當事人員工在涉案車輛坐墊下方加裝一塊由涉案車輛車主自行租借的鋰離子蓄電池。由于鋰離子蓄電池內部故障熱失控起火,從而引發火災事故。
當事人違法從事加裝電動自行車蓄電池的行為,違反了《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相關規定。2025年6月17日,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罰款2萬元的行政處罰。
浦東新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檢查。
2024年5月11日,長寧區市場監管局接到交警部門移送的線索后開展執法檢查,發現長寧區黃賀彪車行更換了一輛產品型號為TDR2172-1Z的愛瑪電動自行車的蓄電池。
該電動自行車出廠時所用的是額定電壓為48伏的鋰電池,而當事人為上述車輛更換了6塊天能牌“6-DZF-20.3電動自行車用閥控式鉛酸蓄電池”,串聯后輸出電壓為72伏。
當事人更換不符合出廠額定電壓的蓄電池的行為違反了《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相關規定,被市場監管部門作出罰款1.5萬元的行政處罰。
2024年8月8日,閔行區市場監管局收到舉報后對上海桉朗電動車有限公司進行現場檢查。當事人待銷售的1臺綠源牌電動自行車(型號:TDT24049Z)鞍座長度為57厘米,不符合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中鞍座長度不超過35厘米的要求,給改裝蓄電池(如提升電壓或容量)留足了可操作的空間。
執法人員對當事人進行了法律宣貫,當事人改正了其違法行為并將上述電動自行車恢復原狀,符合產品合格證參數要求。
當事人更改非機動車定型技術參數的改裝行為,違反了《上海市非機動車安全管理條例》相關規定。2024年11月1日,閔行區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閔行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開展執法檢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