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5年元旦起,每個娃每年3600元,連發三年,至孩子滿3周歲即止!”好消息一出,寶媽寶爸群瞬間刷屏。育兒補貼全國一盤棋,如何讓這份“國家紅包”又快、又準、又暖地落到每一戶家庭?不少地方已經先行先試,好經驗值得一起學、一起用。
線上辦得快,“刷臉”秒批,老人也能輕松辦。山東、浙江等地在養老金年審中推行“遠程幫辦”,子女異地刷臉授權、社區干部線下協助、系統即時秒批。補貼申領也可以依樣畫葫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銀發監護人也能搭上數字快車。
到賬發得準,預撥機制,把幸福提前送達。江蘇、四川等地對困難群眾補貼實行“預撥制”,把首季度資金提前打到卡上。提前幾天到賬,孩子就能早點喝上新年第一罐安心奶粉;小小時間差,折射滿滿人情味。
職場護得暖,“靜默認證”,為女性撐起隱形傘。廣州、杭州把育兒補貼發放記錄納入人社“靜默認證”系統,任何單位不得隨意調??;既保護隱私,也減少職場顧慮。制度多一張“隱形傘”,媽媽就少一分擔憂,敢生也敢拼。資金疊得高,中央紅包+地方禮包,一起加碼。深圳、長沙對低收入家庭發放育兒券,與國家補貼疊加;上海、重慶將育兒支出納入個稅專項附加扣除。中央普惠紅包疊上地方暖心禮包,讓“生得起、養得歡”成為更多家庭的真實感受。
服務連得通,托育地圖,一公里內找到放心園。北京、寧波上線“托位地圖”,把普惠托育點精準導航到家長手機;孩子出家門、進園門,一公里內就搞定。“紅包+托位”雙保險,把“想生”升級為“放心生”。
3600元,數字不大,分量很重。它承載著國家優化人口結構的長遠謀劃,也寄托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當下期盼。把細節做到極致,把溫度送到心坎,這筆“誠意之款”就能成為“幸福之款”,讓更多年輕父母帶著愛與底氣,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陳才平(武漢經開區)
責編:王舒嫻
【責任編輯:何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