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底以來,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各部委也召開發布會,打出提振市場的“組合拳”。多場重磅會議指出要促進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
10月17日,國新辦召開發布會,介紹“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有關情況”,此時開房地產相關發布會有何新重點?有哪些關鍵利好?
展示促進房地產“止跌回穩”的決心
先看最新背景,此前國家層面提及房地產的相關會議,已為房地產發展劃了不少重點。
?
中央政治局會議、國家發改委發布會對這項工作進行了宏觀部署。
?
9月24日,央行“金融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發布會,介紹了五項房地產金融的新政策,包括統一房貸最低首付比例至15%等。
?
10月12日的財政部發布會,重點提到運用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稅收政策等工具,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保障住房供給。
系列政策重點指向房地產市場的供給端和需求端,從兩方面促進房地產市場去庫存,政策落地也必然是一個系列工程,需要多部門共同發力。
因此,10月17日這場最新的發布會,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倪虹和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負責人出席,五部門的政策“組合拳”意味非常明顯。
多場發布會各有側重,政策逐步落實推進,展現的是我國房地產“止跌回穩”,促進其平穩健康發展,穩定市場預期。
因城施策
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
此次發布會上,住建部部長倪虹,用“四個取消,四個降低,兩個增加”總結調控房地產市場的“組合拳”,并對之前已經出臺的政策再做強調。
同時,倪虹還重點指出,這些政策是在“充分賦予城市政府調控自主權”的情況下進行的。
不同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與房地產現狀不同,此次房地產市場調控又涉及專項債券,與地方財政密切相關,因城施策,有助于地方實事求是地運用各項工具消化存量。
這也從制度層面上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規避房地產領域“虹吸效應”負面作用。
關注民生
新增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此次發布會介紹的“兩個增加”之一重點關注了民生問題,未來住建部將“通過貨幣化安置等方式,新增實施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
所謂貨幣化安置,就是通過“發錢”來補償原始居民。
一方面,居民可以自主選擇適合的房子,減少或者避免在外過渡,直接搬進新居。另一方面這種安置方法也有助于消化存量房,同時消除城市內的安全隱患,一舉多得。
倪虹在發布會上還表示,100萬套城中村改造和危舊房改造,重點支持地級以上城市,但是要在避免新增地方債務風險的基礎上進行。
同時,倪虹強調,此次提出的“100萬套”是在全國做了調查之后提出的,但如果前期工作做得好,住建部還將在“100萬套基礎上加大支持力度”。
“白名單”項目信貸規模
年底增至4萬億元
此次發布會上的另一個“增加”,主要關注房企,將“白名單”項目的信貸規模增加到4萬億,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要將所有房地產合格項目都爭取納入“白名單”,應進盡進、應貸盡貸,滿足項目合理融資需求。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肖遠企表示,截至10月16日,“白名單”房地產項目已審批通過貸款達到2.23萬億元,預計今年年底,“白名單”項目貸款審批通過金額將翻倍,超過4萬億元。
通過“給錢”保障房屋項目的落成,貸款直接進入項目資金監管賬戶,避免挪用,保障房企提供更好的配套設施,保障購房人的合法權益。
房地產一邊系著民生,一邊系著經濟發展。當前多地房地產政策支持加碼,下一步對于未來的房企而言,按時交房可能只是提供服務的及格線。
倪虹在發布會上表示,綠色、低碳、智能、安全是“好房子”的四個特征,未來房企還應該拼“高質量、新科技、好服務”。
主筆 /?劉舟義
排版?/ 陽楚晗
審校 / 毛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