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公司于去年發布的PC計算平臺——驍龍X Elite,于今年初成功登陸各大筆記本品牌的產品線。
作為PC端的旗艦級處理器,驍龍X Elite首次搭載了高通自主研發的Oryon CPU架構,并在PC用戶體驗、電池續航等方面引發了廣泛關注。
如今,高通將此先進架構引入至手機領域。
在近期舉行的峰會上,高通推出了采用Oryon架構第二代版本的移動端旗艦芯片——驍龍8至尊版(Snapdragon 8 Elite)。
高通方面宣稱,該芯片是高通有史以來最為強大且全球速度最快的移動端系統級芯片。
驍龍8至尊版首次融入了多項前沿技術,包括高通第二代Oryon CPU、高通Adreno GPU以及增強版的高通Hexagon NPU,三者均實現了顯著的性能躍升。
Hexagon NPU的改進旨在加速復雜AI模型在智能手機及其他應用程序中的集成速度。
根據高通所展示的基準測試結果,驍龍8至尊版與iPhone 16 Pro和Pro Max所搭載的蘋果A18 Pro相比,表現毫不遜色。
與高通上一代移動端計算平臺8 Gen3相比,驍龍8至尊版的性能提升了62%,效率也提高了45%。
高通還與眾多合作伙伴共同推動端側AI的發展。其中,最新的合作是與騰訊混元攜手,基于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共同推動了騰訊混元大模型7B和3B版本的終端側部署。
高通還為驍龍8至尊版重新設計了ISP,升級為AI ISP,性能得到全面提升。
ISP吞吐量提高了近35%,能效提升高達25%。這一升級后的強大性能支持用戶同時利用多達三個4800萬像素傳感器進行拍攝。
驍龍8至尊版將搭載于華碩、榮耀、iQOO、OnePlus、Oppo、Realme、三星、Vivo和小米即將推出的新款手機中。
提高戰略價值,Oryon CPU將下放多端
過去數代驍龍處理器的CPU均采用了Arm的IP,這對于當時的高通而言,無疑是一個極為合適的選擇。
對于高通而言,自研CPU必須審慎考量投入產出比。
若僅為手機和PC從頭設計全新的CPU,或許尚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然而,若將汽車市場納入考量,自研CPU的投入產出比預期將極為可觀。
2023年,高通選擇在PC上推出初代Oryon CPU,這一策略極為明智。
此舉不僅能使高通的PC處理器一舉成名,吸引廣泛關注,還能利用這一對高通營收占比相對較小的產品線,先行驗證Oryon CPU的強大性能。
隨后,在2024年,Oryon CPU將推向高通最為熟悉的手機市場。
經過PC市場的充分驗證,Oryon CPU在手機上的應用將如同降維打擊,展現出壓倒性的優勢。
到了2025年,Oryon CPU將進一步拓展至對性能和安全性要求更高的汽車市場。
高通自研CPU不僅將成為其業務的重要支柱,還將有力支撐其公司整體戰略。
Oryon CPU將實現每年更新,因其將廣泛應用于手機、汽車、PC等領域。面向PC的驍龍處理器則計劃每兩年更新一代。
與驍龍8至尊版相同,這款全新的驍龍汽車平臺亦采用了專為汽車行業定制的高通Oryon CPU。
相較于前代頂級平臺,全新平臺的CPU速度旨在實現三倍提升,而其AI性能則旨在實現最高達十二倍的性能提升。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高通為軟件定義汽車提供了高度的靈活性與可擴展性,使得汽車制造商能夠在同一SoC上無縫運行數字座艙與智能駕駛功能。
換言之,驍龍座艙至尊版平臺與Snapdragon Ride至尊版平臺共享眾多相同的IP,并具備良好的擴展性。
從朋友變對手,Arm與高通[對簿公堂]
高通是Arm的重要客戶之一,高通減少對Arm的依賴,客觀上將導致Arm的授權收入減少,并使高通成為Arm的競爭對手。
鑒于蘋果已在其M系列芯片上廣泛使用定制內核,Arm顯然不愿看到高通步蘋果后塵。
據彭博社10月23日報道,總部位于英國的Arm公司計劃撤銷其長期合作伙伴高通公司使用Arm知識產權設計芯片的授權許可。
此舉標志著兩家公司在智能手機芯片架構授權許可方面的法律爭議進一步升級。
根據彭博社獲取的相關文件,Arm已向高通發出為期60天的正式通知,要求終止所謂的架構授權協議。
換言之,自該協議60天期滿之日起,高通將不再被授權基于Arm的標準研發自有芯片。
盡管高通仍可根據其他產品協議獲得Arm設計藍圖的授權,但此舉將引發重大延誤,并導致高通已完成的工作付諸東流。
Arm表示,鑒于高通屢次嚴重違反Arm的授權協議,Arm不得不采取正式措施,要求高通糾正違約行為,否則將面臨協議終止的后果。
彭博社預計,若該協議終止生效,高通或將不得不停止銷售占其約39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775億元)營收大頭的產品,否則將面臨巨額賠償。
雙方定于12月16日開庭審理,以解決Arm的違約索賠以及高通的反訴。
兩敗俱傷的局面,對雙方均有影響
高通對Nuvia的并購是其進軍個人電腦市場的重要戰略舉措,Oryon CPU承載著高通在該領域的宏偉藍圖。
一旦設計被銷毀,高通不僅將蒙受巨額投資損失,更將錯失個人電腦市場快速增長的寶貴機遇,從而在與英特爾、AMD的競爭中陷入被動境地。
即便Arm在官司中勝訴并獲得賠償,亦將付出巨大的市場代價。
首先,此舉將促使高通更加堅定地決定脫離Arm;
其次,當前正值Arm個人電腦發展的關鍵時期,Windows個人電腦市場的擴張對Arm而言大有裨益,任何新增的市場份額都將通過特許權使用費為Arm帶來收益。
并且,由于個人電腦處理器的價格高于智能手機處理器,因此每臺個人電腦處理器所能產生的特許權使用費也更為可觀。
結尾:
市場普遍預期,雙方最終將達成和解,Arm不會真正取消對高通的授權。
畢竟,在過去一年中,高通為Arm貢獻了約11%的收入。
若雙方突然終止合作,Arm亦將難以承受。因此,撤銷授權的行為更像是Arm在議價過程中的一種策略手段。
若該判決得以確認,其結果將對Arm及高通均產生嚴重的不利影響,呈現雙輸局面。
部分資料參考:極客公園:《推出了新驍龍芯片的高通,暴露了自己「AI 至尊」的野心》,雷鋒網:《自研Oryon CPU,讓高通「進」可攻「退」可降維打擊》,知產力:《昔日盟友變仇敵,Arm緣何[斷供]高通?》,賽博汽車:《座艙王者高通,再戰智駕王者英偉達》,知危:《ARM準備撤銷對高通的授權,高通做不了手機芯片了?》
本公眾號所刊發稿件及圖片來源于網絡,僅用于交流使用,如有侵權請聯系回復,我們收到信息后會在24小時內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