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商務局獲悉,由成都市商務局主辦的“2025國際農產品合作活動(馬來西亞、泰國)”將于7月29日至8月1日舉行。
活動將組織成都企業走進馬來西亞和泰國,通過參加國際展會、舉辦推介會、開展商貿對接等多種形式,架起成都與東南亞國家農產品貿易的新橋梁,助力企業拓展國際市場,深化與東南亞主要經濟體的經貿往來,全力“搶”下更多國際訂單。
抱團“搶灘”東南亞 蓉企滿懷期待
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將組織一支由農產品、生鮮、食品、調味品等領域優質企業組成的展團,集體亮相于7月30日至8月1日在吉隆坡舉行的“馬來西亞國際食品飲料展覽會(MIFB)”。該展會是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輻射最廣的食品飲料貿易展覽會,是東盟及中東地區的重要采購平臺。
成都展團將設立專屬展廳,集中展示“成都造”優勢出口商品,向全球采購商展現“蓉品”的獨特魅力,讓更多“成都造”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舞臺,構建“買全球、賣全球”的貿易格局。
對于此次出海,企業們滿懷期待,期望借助活動展示“成都造”優勢產品,“搶”得市場先機。
“本次出行的期待,是把成都非遺美食傳播到全世界,讓全世界都能嘗到天府美食的滋味。”彭人冒(成都)餐飲管理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公司開發打造的兩大品牌“老成都麻辣燙”和“海窩子燙油鵝”,都是成都特色地道的非遺老字號美食。公司未來戰略發展的方向是把地道的成都老味道帶向世界,“期待通過這次活動,能夠初步完成在東南亞的市場戰略布局。”
四川雨潤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是西南地區規模最大、設施最完善的“國家級蔬菜市場”。該交易中心負責人介紹說,其“濛陽蔬菜指數”和川菜、川果及特色高原蔬菜(如四川辣椒、龍門山脈食用菌等)最能體現成都農業的產業特色與競爭力。“期望此行能夠以東南亞為試點,推動四川蔬菜、水果出口,并探索共建海外冷鏈倉。同時,引進泰國榴蓮、馬來西亞貓山王等特色產品。”
多形式活動助力 提高“搶”單成功率
此外,記者了解到,“成都—馬來西亞國際農產品推介會”和“成都—泰國國際農產品推介會”還將分別于7月31日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和8月1日在泰國曼谷精彩上演。
兩場推介會均采用“推介會 + 精準洽談”模式,計劃邀請當地政府經貿機構、境外行業商(協)會、重點企業參會。活動現場將集中開展成都農產品、食品、調味料及海鮮批發市場的推介,并細分產業搭建“5分鐘路演+1小時深度洽談”的企業對接環節,助力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精準對接,加速貿易合作與簽約進程,讓企業在短時間內高效對接潛在合作伙伴,提高“搶”單成功率。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的形式,讓企業們看到了更廣闊的市場,也為“搶”訂單增添了信心。
四川雨潤國際農產品交易中心負責人說,政府主導的出海模式為企業提供了多方面核心支持,“一方面能夠集中展示‘成都造’整體形象,降低企業單獨參展成本;另一方面,政府組團的形式能增強海外客戶信任度,提升合作成功率。同時還能通過推介會精準對接國際買家,縮短市場開拓周期。”
成都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行的核心任務聚焦于“雙向發力”。一方面,積極推動成都調味品、食品企業“走出去”,拓展東盟區域市場,助力“川味”飄香海外,力爭實現出口訂單新突破。另一方面,精準對接馬來西亞、泰國的優質水果、海鮮等農產品資源,推動其進入成都市場,豐富市民“菜籃子”的國際化、多元化選擇,提升成都農產品批發市場的集散輻射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增強本地農產品及海鮮產業鏈供應鏈韌性。
“下一步,我們將聚焦提升產品品牌競爭力、加強經貿交流、拓寬出海通道、優化服務生態等方面精準發力,助力廣大成都企業加快拓展海外市場。”該負責人說。
紅星新聞記者 彭驚
編輯 于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