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京市玄武區那間溫馨的愛寵坊里,記者見到了店主王怡丹。她正專注地操持著手中的電剪,為一只毛茸茸的小可愛修剪毛發。放下電剪,她抬眼,眼中滿是溫柔與堅定,緩緩道出:“我大概從事這個行業有十年了,要說為什么會接觸這一行,其實很簡單——從小就特別喜歡小動物,這份喜愛就像一顆種子,在心里慢慢生根發芽,后來就一直走了下來。”

專業洗護:給兇貓洗澡,要懂得如何給動物做心理疏導
在多數人眼中,寵物美容師這個職業充滿了可愛與溫馨,每天都能與各種萌態可掬的動物相伴。然而,王怡丹卻坦言:“我們這個行業風險其實挺大的,遇到兇貓兇狗是比較常見的事情。”但她并未因此退縮,當面對這些“兇悍”的小家伙時,寵物美容師們不會拒絕為它們服務,而是憑借專業的方式方法,耐心地幫助貓貓們進行心理疏導,進而為它們完成洗澡等護理工作。

王怡丹每天都要與兇貓兇狗“過招”,其中的驚險程度遠超常人想象。“抓人、撓人、咬人,甚至飛起來攻擊,”她列舉著這些危險場景,臉上卻沒有絲毫畏懼,“最難的是控制,人受傷幾率很大,同時貓貓受傷也會很嚴重。”

為了確保給兇貓洗澡的過程能夠順利進行,王怡丹在每次操作前都會做足準備。她會先和主人深入交談,詳細了解貓以前洗澡的經歷,從中探尋可能影響貓咪情緒的因素;接著,仔細觀察貓貓的狀態,讓它先在熟悉的環境中放松下來;同時,根據貓咪的具體情況靈活調整工具,避免因工具不當刺激到貓咪。

險象叢生:受過最嚴重的傷是整只手被咬穿
但即使做好充分的準備,難免還是會有意外發生,“我受過最嚴重的傷是整只手被咬穿,”王怡丹攤開掌心,露出淺淺瘢痕,“當時經驗不足,手心、手指全被貓牙貫穿。現在你看,舊疤還在。”王怡丹還調侃道:“一個合格的寵物美容師手上都會有幾道疤痕。”

當遇到情緒緊張的貓時,王怡丹有著一套獨特而有效的方法。她不會急于伸手去觸碰貓咪,而是先靜靜地站在一旁,仔細觀察貓咪進門后的第一反應。尾巴是夾緊還是微微擺動,耳朵是平貼還是稍稍前傾,這些細微的細節就像一把把鑰匙,能讓她對貓咪的緊張程度有初步的判斷。

待貓咪的腳步逐漸放緩,王怡丹會拿出一小塊平時常喂的凍干,輕輕放在腳邊。食物那誘人的味道就像一根無形的線,悄悄地將“到店”與“好事”聯系在一起,讓貓咪逐漸放松警惕。若此時貓咪突然哈氣、炸毛,表現出強烈的抗拒,王怡丹便會立刻停下所有動作,迅速而輕柔地給它套上柔軟的伊麗莎白圈,防止它因過度掙扎而受傷,同時快速而輕巧地剪掉它過長的指甲,既保護了工作人員,也避免了貓咪在掙扎中劃傷自己。

對于那些極度警覺的貓咪,王怡丹會打開一間安靜的小單間,把燈光調暗、音樂關掉,為貓咪營造一個寧靜、舒適的環境,讓它單獨待上半小時甚至更久,直到它愿意小心翼翼地探頭出來嗅聞空氣。再次靠近時,她只用指腹順著貓咪下巴、耳根這些它最喜歡的“放松點”輕輕撓動,節奏緩慢而溫柔。她補充說,這套流程對狗同樣有效,只是貓的聽覺更加敏銳,吹風機、門鈴的音量都要再降一格,動作幅度也要收得更小,以免驚嚇到它們。

溯源析因:探究“兇貓”,解密性格悲劇成因
在大量一線案例與動物行為學研究的交叉驗證下,一個被反復證實卻常被忽視的事實逐漸清晰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所謂“兇貓”,極少源于先天基因,絕大多數是后天人為因素雕刻出的悲劇性格。
王怡丹用自己十年作為寵物美容師的豐富經驗給出了有力的佐證——在她經手的“攻擊記錄”里,真正從小就表現出不可逆攻擊行為的個體不足3%;而其余97%的“兇案現場”都能追溯到貓咪幼年之后的錯誤教養方式。一聲突如其來的呵斥、一次為了“教訓”而落下的手掌、一個被強行拖拽進洗澡盆的午后……這些在人類看來微不足道的瞬間,在貓咪高度敏感的記憶里卻被無限放大,最終凝結為對人類的不信任乃至敵意。

貓的恐懼閾值遠低于犬類,一次負面體驗便足以在它們的腦海中建立起終身的條件反射。更棘手的是,貓科動物缺乏“服從”本能,它們不會像狗那樣將懲罰解讀為等級信號,而是把疼痛直接與“人”畫上等號。于是,每一次“打一下讓它長記性”的舉動,都在強化它們心中一個可怕的認知:人類即危險。當這種認知累積到臨界點,弓背、炸毛、飛撲就不再是簡單的“脾氣壞”,而是它們求生本能的極限表達。
小貼士:愛寵人士在家可以這樣對待你的“炸毛”寵物
采訪的最后,王怡丹的語氣忽然變得鄭重起來:“請各位養寵人記住——當你發現貓已經哈氣、炸毛、背耳,就立刻停下所有動作,馬上聯系專業寵物美容師。”她指著自己手背上那道淡白的舊疤,眼神中滿是關切,“別心疼一次洗護費,也別覺得自己能‘硬來’。貓一旦把‘洗澡=危險’寫進記憶,下一次你連抱它進浴室都難;而你被抓傷后,打針、消炎、請假,花的錢和時間遠比一次專業洗護多得多。讓貓安全、讓自己安全,這就是最省心的辦法。”

在被問到被貓咪咬到或者抓到的時候會不會覺得委屈時,王女士說“很委屈,但從來沒想過放棄,因為是真的喜歡。”她頓了頓,“我們心情不好,被貓狗咬了,抱一抱它們,就好了。”
攝影 林品聞 劉昕雨
通訊員 葛迅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媛園
校對 石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