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已經漸漸消退,但它在中國游戲市場掀起的波瀾似乎正形成滔天之勢。2025年,國產單機開始如雨后春筍般一個個冒出,甚至引發海外玩家關注。GameLook剛剛報道,《影之刃零》賀歲實機演示不止震撼國人,也讓隔壁韓國艷羨。
曾幾何時,國內充斥著3A單機無人敢做的遺憾。但如今,從獨立開發者到頭部大廠,挑戰單機游戲的參與者越來越多,不由得感慨“國單”好日子真的到來了。

譬如去年,GameLook曾統計過12款正處于研發階段、待發售的國產寫實風格的單機游戲。
目前來看,最先問世的可能是靈澤科技《明末:淵虛之羽》,游戲前段時間剛剛開啟線下試玩,已經確定將于年內發售。

進入2025年來,就連網易、騰訊等頭部廠商都接連蹦出全新單機項目:從網易《萬民長歌:三國》《劍心雕龍》;到萬維貓動畫攜手原力數字科技首曝的《凡人修仙傳》3A單機項目;再到近日曝光的騰訊IEG《劍來》IP單機項目,且騰訊投資公司蛇夫座研發的《湮滅之潮》,也在這兩天剛剛放出首曝預告和實機視頻。

蛇夫座《湮滅之潮》
受《黑神話:悟空》影響,游戲行業的確進入某種國產單機狂熱。在當前行業語境下,全力投入單機游戲研發是不是抓住了市場新紅利,又是否真的摸到最佳立項方向,成為所有廠商不能回避的自我詰問。
“國單”新春天來了?騰訊網易回歸單機,還有動畫大廠入場
近期冒頭的新游中,最早亮相的可能是網易《率土之濱》團隊自研的單機歷史戰爭策略游戲《萬民長歌:三國》。
游戲在去年10月首曝,近日剛剛上架Steam。官方表示將采用一次性買斷制單機付費模式,“純PC,純單機”。Steam頁面顯示,《萬民長歌:三國》后續計劃推出DEMO供玩家試玩,還將登陸創意工坊,鼓勵玩家制作游戲MOD。

網易《萬民長歌:三國》
今年1月,網易旗下雷火事業群臨安24th工作室也曝光了首款仙俠單機游戲《劍心雕龍》,該游戲制作人正是“古劍奇譚之父”工長君。根據官方所說,游戲為游戲為純單機體驗,但其提出的“彈性買斷制”概念也遭到部分玩家吐槽。
最近,《劍心雕龍》官方公布了游戲的發售平臺,表示正積極籌備安卓、iOS、Switch 2、鴻蒙等多平臺,并表示將“首創暗黑仙俠的 ARPG 便攜單機體驗”——主機和PC平臺并未在列,再加上“便攜單機體驗”的概念,也就是說《劍心雕龍》很大幾率是一款手游產品。
根據工長君在微博透露,這不會是一款抽卡游戲,因為他不玩。他也沒有完全否定之后登陸主機和PC平臺的可能性:“可見的挑戰放后面做,先做未知的挑戰。”

網易《劍心雕龍》
提到國產仙俠單機游戲,不得不提到還有1月首曝的《凡人修仙傳》3A級單機游戲。
不同于《劍心雕龍》,《凡人修仙傳》單機項目是一款主機+PC端游戲。作為市面上首個曝光的國風仙俠3A單機游戲,居然是由一家動畫公司率先下場,令人意外。但其實,該項目籌備已經超過兩年,團隊也不乏游戲技術儲備。根據GameLook對萬維貓動畫創始人、《凡人》動畫的導演/編劇王裕仁的采訪,游戲最終玩法會更偏向動作+RPG。
《凡人修仙傳》單機游戲DEMO
就在這幾天,騰訊IEG上線四條與“《劍來》IP單機游戲”相關招聘信息,包括《劍來》IP資深文案、戰斗與關卡策劃,以及資深特效設計師,并表示游戲處于在研的狀態。

《劍來》是由烽火戲諸侯所寫的高人氣網文,同名改編動畫《劍來》已于去年8月播出,口碑不俗、豆瓣評分高達8.9。騰訊選擇網文IP入局單機領域,顯然是想借助小說+動畫熱度撐大游戲用戶群。

從網易到騰訊、再到萬維貓動畫,越來越多頭部公司開始瞄準修仙玄幻題材。繼中國神話(黑神話:悟空)和中國武俠(影之刃零)之后,“村里下一個大學生”會是中國修仙嗎?答案暫不得知。
僅從修仙玄幻單機來看,《凡人修仙傳》單機游戲的優勢更大。2020年上線的《凡人》動畫,已經收獲了31億+播放量,質量備受贊譽。綜合來看,《凡人修仙傳》可以說是當下國內仙俠題材數一數二的跨媒體超級IP。

另外,剛剛的索尼State of Play上,蛇夫座-日蝕邊緣工作室研發的動作RPG《湮滅之潮》放出首曝PV,并于次日公開另一則11分鐘實機演示,展示了兩場戰斗和名為“騎士協同”(即連攜)的特色戰斗系統。
據了解,開發商成都蛇夫座2021年成立便是由騰訊投資創立,騰訊控股高達95%,《湮滅之潮》基本算是騰訊自家產品,之前也被玩家稱為“騰訊首部全資3A單機買斷制大作”。官方承諾,未來將以單機買斷制的形式登陸PC與主機平臺。
《湮滅之潮》自稱為“騎士幻想·動作冒險·游戲”,根據首曝視頻和實機演示來看,游戲的戰斗很有類《鬼泣》的ACT味道,也出現如《旺達與巨象》的巨型BOSS戰鏡頭,整體觀感是相當驚艷。

雖然取材海外經典的亞瑟王傳說,但國內玩家對《湮滅之潮》期待值很高:首曝預告僅一天B站播放量突破460萬+,實機演示視頻5小時也有近40萬播放。由于游戲本身“洋氣”的英倫末日風格,以及眼花繚亂的戰斗連招,作為少有跳出中國傳統題材的西幻單機新游,《湮滅之潮》也被玩家戲稱為“村里第一個留學生”。

頭部大廠入局單機,會是全力投入3A的信號嗎?
騰訊、網易回歸單機,可能是大家最關心的話題。玩家和從業者都會很好奇,兩家行業頭部大廠剛剛曝光的單機新游,到底是什么體量游戲?是全力猛攻3A級項目,還是中等體量產品?
去年,隨著網易游戲組織架構調整,CEO丁磊親自走到一線,內部新品立項和研發上,涉足自研工作室業務的總裁辦正在全力控錢。
最直接改變是:制作人的管理權限被削減,開發預算如擠牙膏般兌現,甚至有項目完全拿不到預算。即使是首月預估流水10億的《漫威爭鋒》和7億+的《燕云十六聲》,這兩款超預期產品都曾為研發預算焦慮,但好在游戲發布后超過了預期。
而根據媒體報道,《萬民長歌:三國》雖然已完成第一章節,但據傳截去年底項目的第二章的預算曾一度卡殼。

網易《萬民長歌:三國》
開發預算遭到嚴格管控的同時,網易單款新游營收目標也被大幅上調:據說年營收要達到幾十億預期的新品才能立項——但單機游戲想要實現這個目標,很難。畢竟不是人人都是《黑神話:悟空》,首年賣出3000萬套。
如果真按照這個目標,網易這些單機新項目都不太可能是大家期待的純買斷制游戲。或許,也是為什么《劍心雕龍》選擇所謂的“彈性買斷制”。
至于只有零星消息的《劍來》IP單機游戲,GameLook猜測,很可能與騰訊內部“春筍計劃”有關,從游戲規格和體量上看、較為接近春筍項目的投入規模。

騰訊《劍來》IP動畫
去年1月,騰訊宣布啟動“春筍計劃”,增加對新機會、新玩法以及垂類游戲的研發投入,動員內部立項中等體量產品,并將在事業群和集團層級配套相應的激勵。中等體量產品具體有多大,按騰訊定義似乎是“總研發成本預計不超過一定體量”。
過去大家都說做單機很貴,但參考總開發成本3億元左右的《黑神話:悟空》,如果騰訊是類似投入,《劍來》IP單機項目或許就是騰訊口中“春筍計劃”探索新機會、新玩法和垂類的中等體量產品。
《劍來》IP單機游戲究竟是走純買斷制單機路線,還是延續《燕云十六聲》打通的“單機內容+多人聯機社交玩法”道路,做最熟悉的服務型游戲套路,騰訊的選擇其實很多。畢竟單機游戲研發周期往往很長,既可以保持純單機路子,半路加入多人玩法也完全來得及。

網易《燕云十六聲》
GameLook發現,國內大廠重回單機賽道的這輪創作,受到的商業化沖動更強。大家扎堆立項單機,其實都是受到一定的商業化目標刺激。
其一,這幾年用戶群對肝氪游戲的排斥,游戲圈的休閑化、單機化浪潮愈演愈烈。王裕仁也在采訪中向GameLook解釋,之所以想做做一款3A級修仙單機游戲,是在面向“道友們”(凡人粉絲)的調查中,呼聲最高的就是3A級PC主機游戲,且帶有一點開放世界屬性。
其二,單機游戲是一種去中心化的體驗,玩家按自己節奏游玩,用戶數據表現更佳。不同于網游玩家受版本和活動上新節奏驅使,單機玩家屬于是各玩各的。因此,單機游戲生命周期更長,一款產品甚至可以持續賣數年,如《》《荒野大鏢客2》等大作。
《燕云十六聲》制作人Beralt也在采訪中透露,燕云玩家有自己的游戲節奏:DAU 幾乎不掉,曲線特別穩,端游上線2周里至少有7-8 天不停創數據新高。“我們從沒見過重度 RPG 的游戲有這樣的活躍走勢,口碑和數據都完全超出了我們的想象。”
如何逃離歐美3A困境?先考慮清楚單機成功率
2025年,國產單機隱隱出現欣欣向榮的跡象。但對于國內廠商來說,迎接“國單”春天之前,還需要先避免遭遇歐美3A游戲困境——研發支出過高,導致后期回收成本困難。
關于3A游戲研發成本越來越高(通常超過1億美元)的問題,海外游戲行業已經不止一次討論。2024年,前暴雪資深策劃Andrew Chambers甚至專門發視頻呼吁“停止玩3A游戲”。
比如,《MultiVersus》《自殺小隊:殺死正義聯盟》讓華納虧損3億美元,去年Q3游戲業務收入同比下降 31%;索尼的一方游戲《星鳴特攻》上線兩周暴死,也讓索尼巨額虧損兩億美元(僅研發成本)。
GameLook認為,無論頭部大廠還是實力公司,在挑戰單機游戲這條困難賽道前,都需要先考慮清楚最重要的成功率問題。最好能把自己預期放低一下,才有機會活得更長久一些,而不是中途突然沒錢,或是走向無法回本的bad ending。
《黑神話:悟空》美術總監楊奇在媒體采訪中也提到,最初團隊對于游戲初步銷量預期僅為300萬-500萬套。“扛過生死線,這樣就能想辦法再拉點投資,繼續做下一款”。最終發售僅僅3天,游戲銷量突破千萬,遠超預期。
另一個直接例子是:近期發售的《Kingdom Come:Deliverance 2(天國:拯救2)》,24小時內賣出100萬套,不到一天收回4000萬美元的研發預算,成功盈利;反觀高調宣布預計銷量300萬套的《龍騰世紀4:影障守護者》,發售后近兩個月銷量不足150萬套,甚至沒有達到原定目標的20%,產品不達預期甚至導致EA股價大跌19%。

《天國:拯救2》
擺在單機游戲面前的成功率難題,也會是即將發售或正在研發中的國產單機游戲們不得不正面應對的險峻挑戰。
今年發售的《明末:淵虛之羽》,年初放出新實機女主的外觀服飾,被外媒認為參考了韓國游戲《劍星》女主伊芙的性感設計。這顯然是開發團隊的又一營銷手段,即臨近發售前對單機成功率感到焦慮,不得不“臨陣磨槍”。

前路千難萬險還需一步一個腳印趟過去,這些都是國內從業者重新挑戰國產3A單機避無可避的坎。都說,做藝術就好像在磨刀,不磨刀背就是捷徑,被稱為“第九藝術”的單機游戲同樣如此。大家只有先思考好成功率和能否回本這件事,國產單機發展才能少走些彎路。
·····?End?·····
GameLook每日游戲產業報道
全球視野 /?深度有料
Copyright???GameLook? since?2009
?????? ?覺得好看,請點這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