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荒野茶變為“金葉子”
行走在浙江省麗水市慶元縣的群山峻嶺中,除了茂密的植被,映入眼簾的還有很多自然生長的茶樹。數百年來,很多茶樹由于山高路遠、無人管理成為荒野茶。
在慶元縣舉水鄉人跡罕至的銀屏山上,便生長著許多這樣的茶樹。以此為原料生產的荒野綠茶——“云屏茶”,由于數量有限,開采前兩個月就被訂購一空。
“有的茶樹樹齡達百年以上,生長環境優越,鮮葉內營養物質豐富,制成干茶品質優異。”舉水鄉銀屏山荒野茶基地負責人吳樹榮說。
2022年,吳樹榮創建了云屏農產品合作社,在鄉政府的引導下前后流轉銀屏山荒野茶1000余畝,此后他又投資建設了荒野茶加工廠房。除雇傭采摘茶葉的留守村民外,還提供包裝、配發等就業崗位,每年可帶動周邊100余名留守勞動力增收。
如何讓“慶元荒野茶”煥發生機活力?人才和技術必不可少。“手工制茶是一門高深的學問,尤其是精品荒野茶的制作,很多時候科技是無法取代的。”手工制茶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慶元縣龍溪鄉茶葉種植大戶吳遠付說,他的“共富工坊”在推進機械化的同時,仍然保留著手工制茶技藝。
慶元縣重視茶產業人才培養和茶產業技能提升,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簽訂技術服務合同,成立名師工作室和專家工作站等高能級人才聚集平臺,并聘請國家高級評茶師、福鼎白茶非遺傳承人蔡良綏等專家,以“名師帶徒”等方式協助慶元技術骨干提升制茶技藝。
為培養產業技能人才,慶元縣已連續3年開展荒野茶斗茶大賽,評選出“十佳荒野茶”30款。今年以來,通過舉辦評茶員技能競賽產生評茶員83人,培養技術骨干60余人次,其中15人獲“慶元荒野茶制茶師傅”稱號,5人成為麗水市高級“農三師”。
在慶元縣安南鄉,當地還打造了“慶元荒野茶”旅游景點,展示荒野茶制作工藝,今年上半年實現旅游收入60余萬元。作為主要產茶鄉,慶元縣龍溪鄉依托黨建聯建機制,與其他鄉鎮抱團發展,打造高山油茶、白茶等特色產業帶……圍繞發展壯大茶產業,慶元縣多措并舉,一片片荒野茶葉變成了村民致富的“金葉子”。
目前,慶元已開發利用荒野茶8000多畝,有生產經營主體17家,產量12.65噸,成功培育出瘦金芽、野櫻白、美人醉等110多個荒野茶產品,荒野茶產品遠銷國內外。(竇 皓)
(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