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輯 黎昭欣)
10月26日至27日,以“高質量法律服務護航新質生產力發展”為主題的深圳法律服務博覽會(下稱“法博會”)在深圳福田會展中心舉辦。本次法博會是全國首個以法律服務展覽為媒介的專業博覽會,為法律服務提供者、需求者及相關產業鏈搭建了全方位的展示與交流平臺。
據悉,活動由深圳市司法局指導,深圳市律師協會主辦,深圳國際仲裁院為特別支持單位,深圳市公證協會、深圳市司法鑒定協會、深圳農商銀行為支持單位。開幕當日,600余位政界、學界、產業界及法律界代表齊聚,共同見證這一法律服務行業盛事。

法博會現場。
攜手高校及產業協會,共探法學教育、法律服務新模式
法博會開幕式上,深圳市律師協會與西南政法大學、吉林大學法學院、西北政法大學、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等15家高校代表簽署《人才培養戰略合作備忘錄》。深圳市律師協會副會長胡寧可在采訪中介紹,“在‘合作備忘錄’框架之下,深圳律協未來將與各大高校法學院在人才實踐教學、實習基地建設、就業推薦和咨詢,以及學術交流四個方面展開交流與合作,共同探索法學教育新模式。”
此外,深圳市律師協會與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聯盟、深圳市人工智能行業協會、深圳市軟件行業協會等20家“20+8”產業協會代表簽署《戰略合作協議》。
據了解,自2023年11月起,深圳市律師協會先后成立10個產業法律服務團,積極開展產業調研、普法宣傳、法治體檢等公益法律服務活動,以實際行動為產業發展提供堅實的法律保障。

開幕式現場。(主辦方供圖)
同時,為進一步深度賦能“20+8”產業集群,深圳市律師協會在原有10個產業法律服務團的基礎上,再成立了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法律服務團、低空經濟與空天產業法律服務團等19個產業法律服務團,并舉行了29個產業法律服務團成團儀式。這些新成立的服務團將專注于各細分產業領域,提供更為精準、專業的法律服務。
此外,法博會現場還發布了12本深圳律師專業成果,充分展示了深圳律師在業務領域的智慧與才華。

深圳市律師行業高質量發展成果展。
聚焦多元法律服務,助推新質生產力發展
據了解,本次法博會包括深圳律師創新合作論壇、法律服務展覽區,以及首屆法律服務人才交流會三大版塊。其中,深圳律師創新合作論壇共設1個主論壇和10個分論壇,內容涵蓋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大灣區企業出海、仲裁、企業重整、數字經濟、人工智能等多個熱點領域。

論壇現場。
在10月26日舉行的主論壇上,來自中國社科院、華為、中興、騰訊、深圳國際仲裁院等單位的資深法律人士與深圳多家律所負責人就“如何用法律服務促進新質生產力”展開探討。
深圳市律師協會會長張斌在采訪中表示,當前眾多新興產業及未來產業正處于關鍵的孵化與發展階段,這些產業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諸多法律風險。為助力產業穩健發展,張斌提出,應提供一套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法律服務解決方案,即“新質生產力”法律服務。他呼吁深圳律師行業積極擁抱變革,鼓勵專業律師融合與發展,同時運用先進法律科技,催生法律服務業的新動能。

義務法律咨詢臺。
此外,深圳市律師協會副會長章成透露,法博會期間,每半天將有100名資深律師現場坐鎮,為市民提供義務法律咨詢服務。預計整個博覽會期間,參與這項公益服務的律師總數將超過400人次。
與此同時,此項服務全天候開放,不限人流。服務內容則涵蓋房產糾紛、婚姻家庭、借貸爭議、消費者權益保護等20余個法律專業領域。

市民向現場律師進行法律咨詢。
國內外律所深度互動,共促法律行業協同發展
法博會現場,知恒律師事務所與美國司萊博律師事務所(前海)聯營辦公室(簡稱“中美聯營辦公室”)作為廣東省司法廳首家批準的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機構,吸引了眾多參觀者的目光。

中美聯營辦公室展區。
展區工作人員接受讀特新聞記者采訪時提到,此次參展不僅為客戶提供了難得的專業法律資源對接機會,更在行業內部搭建了一個交流與合作的橋梁。“以往,許多國內律師事務所在處理美國相關法律事務時,常面臨難以找到合適美國律師的難題。而中美聯營辦公室的參展,為此類律所提供了直接且高效的資源對接平臺,推動了中外律所之間的資源共享與協同發展。”

左一為林樂。
沈黃律師事務所高級律師林樂認為,此次盛會為法律界人士提供了一個難得的交流機會,大家能夠與來自各地的同仁進行深度互動。林樂還提到,其所在律所在香港已扎根15年,此次參展讓他們接觸到更多內地法律服務提供者,共同探討行業趨勢,并尋求更多潛在合作契機。

左一為Patricia Leers。
作為首次來到深圳參加此類盛會的國外律師,安特勞國際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比利時律師Patricia Leers對此次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法律服務與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律師事務所應積極投身于經濟繁榮地區的法律實踐中。”她認為,類似法博會這樣的平臺,對于推動國際法律界的合作與交流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