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澤鋒
編輯|楊旭然
近期,用WPS替代Word、PDF的一紙公告,昭示了中國自主辦公軟件的徹底崛起。“中國第一程序員”求伯君和他的門徒雷軍,前后鏖戰37年,終于迎來了一個時代的轉身。
PC時代,因無力對抗“Wintel”聯盟(微軟+英特爾),中國PC產業的心臟受制于人,無奈淪為組裝廠。實際上,中國在軟件層面甚至更加孱弱。
時至今日,能與微軟正面硬剛30多年且存活下來的,WPS幾乎是唯一一個。毫不夸張地說,金山漫長的發展歷程,講述的就是一段孤膽英雄的故事。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WPS在國內推出的時間其實要早于Office。但微軟憑借狡黠的市場策略、技術優勢、資本實力以及品牌影響力,以及盜版軟件的肆虐,一度將WPS逼到了懸崖邊。
近年來,隨著國家重視知識產權、強化自主可控,在去IOE和重視安全的大語境下,金山辦公作為WPS辦公軟件的主體成功上市,這款產品也絕地反擊,成為了國產替代中的頂梁柱。
01 往事
WPS的誕生,源于一個傳奇的商業故事。
1988年,深圳蔡屋圍酒店501房間。24歲的求伯君將自己鎖在屋內,每天工作18個小時,靠方便面果腹,憑借一臺386電腦和匯編語言,一個人單槍匹馬用了十四個月的時間,寫下12.2萬行代碼。
次年5月,當他按下編譯鍵,沒有出現任何一個錯誤提示時,他把自己扔到床上,昏睡了三天三夜。這一刻,WPS 1.0橫空出世。
在這種“拼了命,豁出去”精神的支撐之下,求伯君填補了國產文字處理軟件的空白。他也因此被冠以“中國第一程序員”之名。
當時微軟Office還未進入中國,WPS作為國產中文處理軟件幾乎沒有任何對手,一時間洛陽紙貴,一開售就賣出3萬多套,銷售額逾6600萬,在巔峰時期占有整個市場95%的份額。
WPS最大的敵人Word最早于1984年被微軟推出,然而進入中國市場后,早期適配DOS系統的Word5.0由于運行緩慢,無法動搖WPS的地位。
一路高唱凱歌的WPS,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遭遇了Word的迎頭痛擊。微軟憑借Windows 系統綁定Word6.0,并在 Windows3.2中文版上實現了“所見即所得”。
這時,經求伯君邀請加入金山的雷軍被委以重任,承擔起對抗Word6.0的負責人。初出茅廬的雷軍心懷壯志,力圖將WPS推向一個新的巔峰。
他選擇放棄WPS這個原本已經成名的品牌,而是將新產品命名為“盤古辦公系統”。然而,這場豪賭最終以慘敗告終。雷軍的這一宏大項目耗費整整三年時間,包含了電子表格、詞典、名片管理等多種套件,該產品最終僅售出2000套,遠低于預期,金山公司陷入困境。
雷軍曾回憶:“我們在Windows上的動作過于自負。”由于拋棄“WPS”的名稱,“廣告發布后半個多月,來電詢問的人們往往都不知道‘盤古組件’究竟是何方神圣。”
如今被外界稱為“營銷大師”的雷軍,人生中的第一次戰敗問題就出在了營銷上。
當時的金山公司賬戶上僅剩十幾萬元,200多人的研發團隊最后僅剩20人,為了維持正常運轉,求伯君變賣別墅紓困。雷軍也為此請辭。在求伯君的挽留下,休假半年后,再度研發wps97。求伯君在回憶中坦言,如果WPS97能在1995年推出,Word6.0肯定沒戲。
此后,微軟提出了WPS與Word文檔兼容的請求,得到了求伯君的首肯,這成了壓垮WPS的最后一根稻草。與此同時,微軟默許盜版橫行,并采用Windows和Office捆綁裝機的策略,徹底占據上風。
在微軟Office的強大壓力下,金山依然倔強地活著。為了生存,金山開啟多元化發展之路。1996年至2005年的十年間,相繼推出了金山毒霸、金山詞霸以及《中關村啟示錄》、《劍俠情緣》等現象級游戲。這為之后的翻盤打下了基礎。
2002年,雷軍決定重拾舊河山。果斷摒棄過往長達14年積累的代碼,以深度兼容微軟Office為目標,經過三年艱苦努力,打造出了WPS2005。
在與微軟的拉鋸戰中,WPS2005是一個轉折點,其最大特點在于和Office的深度兼容,且底層代碼完全獨立自主。得益于9年前簽訂的互讀協議,兩者的兼容不存在任何法律風險。
經歷這一役,兩位創始人終于得以釋懷。金山H股上市后不久,雷軍辭去總裁職務,求伯君退隱江湖。只留下了一段商業傳奇故事。
02 翻盤
2025年10月9日,商務部發布了備受矚目的61號公告,即開始對稀土外出口采取嚴格限制。其附件《物項列表》和《合規告知書指引》均采用.wps格式,并要求境外申請文件須以中文提交。
實際上這并非是商務部首次使用WPS附件,此前在關于《加拿大豌豆淀粉反傾銷調查》及葡萄酒反傾銷案調查問卷通知中,也都有使用。
只是此次要求規格更高,被視作具有高屋建瓴的標桿意義——部委級文件帶頭“轉換格式”,且要求申請文件須以中文提交。
此前很長時間,政務金融等重要公文長期依賴國外辦公軟件,文件加密、格式調整、資料存儲都要在微軟的平臺上進行,存在巨大的信息安全隱患。
近些年來,諸如思科網絡設備后門事件、SolarWinds Orion平臺滲透等前車之鑒不遠,微軟雖聲稱“不創建后門”,但事實卻并非如此。9月份就有技術專家質疑,微軟UCPD驅動程序本意為“保護用戶”,實則對中國軟件“區別對待”,尤其針對360瀏覽器、WPS等競品進行“監控”。
中國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的(CNCERT)數據顯示,2024年針對中國的網絡攻擊中,63%的攻擊鏈涉及微軟系統漏洞。
近年來,美國情報機構瞄準我國高科技軍工高校、科研院所及企業,手段層出不窮。
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其利用微軟Exchange郵件系統漏洞,對我國某大型軍工企業的郵件服務器攻擊并控制將近1年;2025年第九屆亞冬會信息系統、黑龍江部分關鍵信息基礎設施,遭到境外攻擊分別高達27萬次、5000萬次,部分數據一度面臨泄露風險。
上述攻擊之所以能夠成行,就是美國國家安全局基于Windows系統的特定設備發送未知加密字節,疑為喚醒、激活微軟系統提前預留的特定后門。
此外,最近最被關注的一次攻擊,就是2022年以來,美國利用美國某品牌手機及其他手段多次攻擊竊取國家授時中心,對我國航空航天、通信基礎設施造成巨大安全隱患。
2022年9月,國資委就下發了“信創替代”重要文件,要求央國企必須于2027年底100%完成國產信息化系統替代改造工作。此前,阿里巴巴曾率先發起“去IOE”運動,即“去除IBM、Oracle和EMC”,企業IT系統中逐漸淘汰這三家傳統巨頭的解決方案,轉而采用更靈活、經濟、可擴展的替代方案,這一運動旋即在各行業全面鋪開。
隨著電子政務普及率逐步提升,文檔撰寫、存儲涉及高度機密的完全自主可控迫在眉睫。放眼中國,也僅有WPS能擔此重任。
目前,經過迭代進化的WPS功能已經更加強大,用戶規模急速膨脹。截至今年三季度末,WPS Office全球月活設備數達6.69億,同比增長8.83%。其中,PC版月活數3.16億,同比增長14.05%;移動版高于PC版本,達到3.53億,同比增長4.54%。
而且,中國軟件呈現系統性的替代浪潮,不僅文檔編輯,WPS表格系列產品國內日活設備數已突破1億,并推出協作、郵件、日歷、會議等工具。
WPS已經開啟了國際化的征程,目前海外月活設備數已超2億,重點布局東盟地區,該地區WPS Office月活設備數已突破5000萬,并能深度參與當地政企的數字化建設。
此外,360安全、搜狗輸入法、萬興/福昕PDF等國產軟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在金山的帶動下,中國軟件產業正經歷一場深刻而又深遠的變革。
03 決戰
2007年金山成功上市之后,雷軍辭去了CEO職位,這也意味著WPS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后求伯君和雷軍時代,WPS又遇到了新的任務:全面AI化。
當前人工智能在辦公領域加速滲透,AI Agent(人工智能智能體)的發展趨勢十分顯著。7月27日,金山辦公發布了原生Office智能體WPS靈犀,即WPS AI 3.0版,意圖實現從WPS AI 1.0(2023年)聚焦“工具賦能”,到2.0(2024年)轉向“知識價值挖掘”,構建“企業大腦”,促進企業知識智能化的應用。
和WPS一樣,金山辦公的AI智能體也建立在全鏈路自主可控的國產化平臺之上。底層算力依托國產GPU;模型方面,除了自研外,還與通義千問、豆包、文心一言、智譜、MiniMax等國內基座模型合作;工程優化及上層應用解決方案也均來自工程創新和自主研發。
全棧自主的架構擺脫了被國外“卡脖子”的風險,確保中國用戶和企業的數據始終安全可控。
在PC和移動時代,在技術、操作系統的局限之下國內用戶只能依賴微軟。AI時代就有了多種選擇。目前,微軟Copilot因政策與合規限制等,個人版本未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企業版已于2024年3月在國內開放,至少有200家企業完成部署。
對比來看,借助本土優勢和對中文語言環境的深刻理解,以及自主可控的優勢,WPS AI已經體現出差異化優勢。
微軟辦公產品在國內的客戶主要是跨國企業中國公司,或者具有出海需求的企業,主要訴求是實現海內外員工的跨地域協同;而金山辦公聚焦政府機構、央國企,自主安全可控是客戶的主要訴求。?
因此微軟Office和WPS 在B端的市場重疊度較低,尤其是在更加重視信息安全的黨政國央企領域,金山辦公具有絕對優勢。
今年第三季度,金山辦公機構產品WPS365收入2.01億元,同比增長71.61%,呈現持續強勁增長的態勢。新增客戶包括了中國聯通、長江三峽集團、中國電氣裝備集團、中國寶武等央企,并加速覆蓋民企及地方國企。?
2022年5月,彭博社曾指出,中國計劃在兩年內將政府機構、國企等單位的5000萬臺電腦更換為國產設備,要求硬件、操作系統及應用軟件也要全面國產化。
此后也有券商調研顯示,僅中央及省級政府辦公場景就有3000萬臺PC的潛在置換需求;若加上金融、能源、電信等關鍵領域,國產辦公軟件所面對的,將是一片浩瀚的藍海。
04 寫在最后
WPS在新時期的大獲成功,標志著以求伯君和雷軍為代表、苦心孤詣經營幾十年的民族軟件產業的從業者們,已經迎來了重振的曙光。
相比芯片等更受關注的硬件領域國產替代,軟件的重要性甚至可能更加重要。
例如,在全球范圍內,超過90%的開源AI項目都要基于英偉達CUDA開發,黃仁勛借此構建了一個超級生態系統。可以說,CUDA才是英偉達成為全球AI之王的“核武器”,也是其股價歷經多次行業震動而始終屹立不倒的關鍵根基。
黃仁勛在2025GTC大會上表示,無論Excel、Word還是瀏覽器,都如同是錘子一樣的工具,市場規模具有天然上限,但AI并非工具而是勞動力,角色發生了根本性轉變,從由人類被動使用的工具變成了可以主動執行任務、甚至能自主使用其他工具的勞動者。
可以預見的是,在AI時代,一個由“軟件定義產品”的世界即將來臨。
求伯君、雷軍師徒創造的WPS,證明了中國軟件完全可以與全球頂級水準對抗,這種精神,恰是中國科技產業發展最寶貴的火種。
特別聲明:本文為合作媒體授權DoNews專欄轉載,文章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文章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DoNews專欄的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及原出處獲取授權。(有任何疑問都請聯系idonews@do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