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我國加速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電力期貨的探索和實踐有望進一步完善市場價格發現機制,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近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廣東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廣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的意見》(以下簡稱“南沙金融30條”),提出30條重點舉措,旨在推動廣州南沙在粵港澳大灣區“新發展格局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示范地、中國式現代化引領地”建設中更好發揮引領帶動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南沙金融30條”明確提出“鼓勵廣州期貨交易所積極探索電力期貨”,使該所自成立以來就備受關注的期貨品種再獲政策支持。業內普遍認為,隨著我國加速構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電力期貨的探索和實踐有望進一步完善市場價格發現機制,助力實現“雙碳”目標。
先行先試豐富期貨產品體系
“南沙金融30條”提出“立足灣區、協同港澳、面向世界”,為進一步強化南沙對粵港澳大灣區高質量發展動力源的支撐作用,要發展特色金融服務、健全現代金融產業,創新服務低碳發展的綠色金融業務就是一大重要舉措。其中,要鼓勵廣州期貨交易所積極探索電力期貨,做精做深新能源期貨品種體系。
電力期貨作為以電力為標的、在期貨交易所交易的金融產品,近年來市場建設呼聲漸起,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董事長曹仁賢就曾公開呼吁推進電力期貨市場建設,加強期貨市場與現貨、中長期市場的協同,通過開發更符合新能源發電特點的期貨合約,建設更具綠色價值的期貨市場。
廣東是我國最早試點并首批實現電力現貨交易的地區之一,在電力體制改革中走在前列,其對電力期貨的探索和嘗試也成為一大“風向標”。今年1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印發的《關于高質量發展資本市場助力廣東現代化建設的若干措施》提出,要加強資本市場重點平臺建設,支持廣州期貨交易所研發上市電力期貨等重大戰略品種,豐富期貨產品體系。
在遠景能源電力市場部總經理陳帝澎看來,“南沙金融30條”將給粵港澳大灣區電力市場帶來深遠的積極變化。一方面,電力期貨的推出將有效增強市場價格的透明度和穩定性,降低電力企業的經營風險,優化區域能源資源的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新能源期貨品種的建立,將進一步推動新能源項目融資渠道的拓寬,降低綠色能源投資的風險成本,促進新能源產業加快發展,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實現“雙碳”目標。
電力市場發展的重要補充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教授孫傳旺向《中國能源報》記者表示,電力期貨的引入可通過標準化合約交易充分發揮期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形成反映供需、季節波動及新能源出力特性的動態價格信號,更能發揮廣東電力市場在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中的引領作用,促進粵港澳大灣區電力資源的優化配置。

實際上,電力期貨是國際成熟電力市場的普遍選擇。截至目前,美國、日本、德國等都已推出電力期貨交易。以德國為例,其電力期貨市場提供長期價格發現機制,具有龐大的交易規模,發電企業、用戶和投資者也能借此有效地規避價格風險。日本電力期貨市場則遵循“現貨成熟—規則完善—期貨推出”的漸進式路徑,上市五年多來交易規模增速迅猛。
陳帝澎告訴《中國能源報》記者,成熟電力市場的現貨交易通常只占整個電力交易的一小部分,而期貨和遠期合同占據絕大部分交易量。“這充分說明期貨交易在幫助經營主體降低市場波動、降低市場風險起到關鍵作用。”
當前,電力中長期交易、現貨市場以及輔助服務作為全國統一電力市場三個主要交易品種的規則頂層設計已基本建立,我國電力統一大市場建設正逐步完善。在此基礎之上,業界已基本達成共識,電力期貨的引入將成為我國電力市場發展的一大重要補充。
“引入電力期貨將進一步完善市場體系,形成現貨與期貨市場良性互動格局。電力期貨能夠為電力企業提供長期價格信號,促進電力資源高效配置,增強市場透明度,推動全國統一電力市場建設進程。此外,電力期貨的建立還有助于培育多元經營主體,鼓勵金融機構和第三方專業服務商積極參與,推動電力市場向更加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方向發展。”陳帝澎進一步表示。
激活創新促進新能源發展
業界普遍認為,對電力企業而言,廣州期貨交易所對電力期貨的探索將是巨大的發展機遇。陳帝澎強調,推進電力期貨交易不僅提供更完善的風險管理工具,幫助企業規避電價波動風險,保障經營的穩定性,也將促進企業財務規劃的精準化,提升盈利預測的可靠性。同時,通過電力期貨市場,企業能更清晰地把握未來市場走勢,優化資產配置。
孫傳旺也指出,推動電力期貨以及新能源期貨品種體系建設,將帶來巨大的市場發展機遇。“電力期貨的引入有望進一步激發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活力,推動電力期貨公司與金融機構拓展期貨經紀、跨境結算、碳資產管理等新興業務,并完善電力市場多層次風險管理工具,促進電力市場中金融產品服務的有效供給。”
不僅如此,新能源企業或更加受益。
當前,我國新能源裝機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24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18.89億千瓦,約占我國總裝機的56%。新能源發電量出力不確定性卻加劇了電力現貨價格波動,電力期貨乃至新能源期貨品種的完善也被視作推動綠電價格發現、實現綠色價值的一大重要手段。
“短期看,推出電力期貨將提升電力企業風險管理能力,電力期貨通過標準化合約緩解電價波動帶來的風險敞口,有助于電力企業有效應對價格波動風險,保障能源生產穩定供應;從中長期看,電力期貨價格反映長期供需預期,可幫助優化電力企業投資經營戰略決策,有利于發電企業穩定發電收益,滿足電力企業在中長期運營規劃中的避險需求,保障電力產業穩健投資、生產與運營。”孫傳旺進一步表示,“推動廣州期貨交易所完善新能源交易板塊建設,還將有助于新能源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降低新能源產業鏈生產經營風險,緩解新能源項目融資缺乏長期收益保障的問題,激活風電、光伏、儲能等新能源領域的社會資本投資動能。”
文丨本報記者 李麗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