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首由民俗小曲兒改編的歌曲《探清水河》火爆網(wǎng)絡,演唱者張云雷憑借富有感染力的嗓音和充滿敘事感的演唱贏得觀眾的青睞。作為德云社的“臺柱子”之一,張云雷對這種突然的爆火感到不適,他說:“我那時很懵,我也不想這么火,我受不了,我怕熱。”
出生于曲藝之城天津的張云雷,4歲開始學京韻大鼓,9歲拜師學藝,他的人生注定了和舞臺有著不解之緣。在學藝期間,因為有一副好嗓音,郭德綱將太平歌詞、蓮花落、評戲等傳統(tǒng)唱段對他傾囊相授,而他也不負所望,小小年紀就登臺演出,贏得滿堂彩。對于學藝時的艱辛,張云雷在接受采訪時回應道:“哪行不苦啊,小時候最害怕背各種詞兒,但現(xiàn)在覺得還挺好。”正因為對曲藝的熱愛和師父的嚴苛訓練,張云雷才有了后來登上相聲舞臺的自如。
2006年,張云雷因“倒倉期”(?聲帶變聲)而退出德云社,這期間,他做過許多工作,也在真實生活的歷練中成長許多。2011年,結束倒倉期的張云雷回歸德云社,重新站上熱愛的相聲舞臺。然而,2016年從南京站摔傷的意外讓他再一次險些失去舞臺。在接受采訪時,張云雷表示,自己一度都認命了,覺得要癱了大不了就躲幕后說評書。最終,張云雷撿回了一條命,但體內卻多了許多鋼釘。直到2018年《探清水河》的爆火,張云雷似乎才明白命運給自己開的這些玩笑背后的意義。從這首小曲兒開始,張云雷有了正式跨界成為一名歌手的想法。
2024年,張云雷發(fā)表第一張實體專輯,取名《歌者》,在接受南周文娛采訪時,他談到,“出這張專輯我就是想告訴大家,我不是個玩票的人。這是我給自己交的一份作業(yè),這幾年沒有白去追求這些東西,學音樂,學歌。“跨界成為歌手后,張云雷也遭受了一些質疑,面對這些言論,張云雷無奈地表示:“多一條腿走路不好嗎?藝多不壓身,我會唱歌、能說相聲這不挺好嗎?”他說自己從沒想過放棄相聲,但嘴長在別人身上,你既然選擇這條路,就得承受這些東西。
經(jīng)歷過人生的種種幸與不幸,如今的張云雷更沉穩(wěn),也更自洽。他說自己對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很滿意,“有工作的時候就工作,唱歌的時候唱歌,我該說相聲了,說兩場相聲挺好嘛。”經(jīng)歷成長的蛻變,如今的他走出了自己的路,選擇繼續(xù)歌唱,繼續(xù)熱愛舞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