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公募基金二季報披露收官,機構投資者上半年的調倉路徑完整浮出水面。來自公募排排網數據顯示,統計公募基金二季報中披露的前10大重倉股數據(僅統計A股持倉數據)發現,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總共重倉持有2917家A股公司,持股總市值約為25837億元,相比一季度末減少約50億元。
從整體來看,全市場公募基金在上半年的持倉布局仍集中在電子行業、電力設備、食品飲料、醫藥生物、銀行等行業,相比一季度,基金對通信、銀行2個行業的持股市值均增加了逾400億元,對非銀金融、國防軍工2個行業的持股市值則均增加了逾200億元。對食品飲料行業的持股市值減少最多,減少超500億元;對汽車、電力設備、家用電器、機械設備等4個行業的持股市值減少也均超100億元。
公募基金上半年重倉股披露,最引人矚目的是機構投資者重金增持的個股。數據顯示,以1426億元持倉市值蟬聯公募基金第一大重倉股,但二季度整體減持了35.67億元,二季度共有1774只基金持有該股,而寧德時代年內漲幅也達到7.75%(截至7月21日,下同),給予持股基金可觀的回報。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高景氣度持續吸引機構資金加碼,位列重倉股榜單第14位,位列第38位,新能源“軍團”吸籌效應顯著。
公募基金的前十大重倉股以消費和金融股為主,第二大重倉股為,持股市值約為1252億元。此外,公募基金對、、、美的集團、東方財富的持股市值也均在500億元以上。市場表現來看,基金重倉的43家A股公司,年內漲幅的中位數為9.96%,跑贏同期的上證指數(6.20%)。其中,概念的、在年內均走出了翻倍行情。
從持倉動向能看出基金的布局偏好,32家A股公司二季度被基金加倉超10億元,其中銀行有9家,電子行業6家,非銀金融4家,這體現出基金對金融和科技領域的重點關注,銀行板塊的高倉位可能源于其低估值、高股息的特性,而電子行業則或許與科技產業的發展潛力相關。
再看市場表現,這32家公司年內漲幅中位數達25.41%,大幅跑贏同期上證指數的6.20%,其中5家還實現翻倍。具體到個股,二季度基金加倉最多的是英偉達概念股新易盛,持股數增幅約72.45%,加倉金額近86億元,最新持股市值約312億元。興業銀行、中際旭創、中國平安、滬電股份、國泰海通均緊隨其后,加倉市值分別為67.57億元、51.42億元、50.97億元、38.25億元、28.85億元。
哪些股票是公募基金最青睞的“團購股”?從公募基金持股占A股公司的流通股比例來看,2025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持股比例達到10%以上的公司有99家。其中排在前十的分別是九號公司、百濟神州、諾誠健華、海光信息、瀾起科技、澤璟制藥、新易盛、濰柴重機、中芯國際和百利天恒。
市場表現來看,基金持股占比最高的30家A股公司,年內漲幅的中位數為43.23%,大幅跑贏同期的上證指數(6.20%)。其中,有8家公司的股價在年內走出翻倍行情,他們來自創新藥和算力兩大板塊,基金持股市值上百億的勝宏科技、新易盛在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