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是在2016年進入PC產業的。當時的背景是全球技術創新出現瓶頸,PC被視為夕陽產業,而智能手機產業正蓬勃發展,成為科技產業創新的聚集地。
華為進入PC產業之后,把智能手機上的新思維帶到筆記本上,先是引領了輕薄本的發展趨勢,又帶動了智慧本的潮流。可以說,其一直引領產業在無人區探索,為PC打開了更廣闊的前景。
從筆記本行業來看,如今的用戶需求是輕薄便攜和大屏體驗兼顧,而在傳統的筆記形態下,華為已經做到了極致,更是行業內少有將筆記本重量做到1000克以下的企業。如果想更好地解決用戶需求,勢必需要全新的解題思路。
可以看到,基于鴻蒙操作系統的HUAWEI MateBook Fold非凡大師,在萬物智聯和AI時代突破了PC傳統體驗邊界,用折疊打破了創新的天花板,開啟了PC的"第二宇宙"。從這個意義上說,HUAWEI MateBook Fold不是“又”一臺電腦,而是“下”一臺電腦,正在告訴用戶未來電腦可能的樣子。
首先,PC無所謂形態,而在于效率。
HUAWEI MateBook Fold加一個外置鍵盤,你說它是平板、一體機還是筆記本?很難講。在折疊屏手機HUAWEI Mate XT非凡大師展開三折疊之后,它是手機,也是一個辦公利器。未來,硬件產品的品類可能會破壁,不再有嚴格的區分。未來的PC 將不會被產品形態所束縛,所有創新的方向都是更高效地解決用戶痛點、提高生產力,而不必糾結于PC該長成什么樣子。同時,華為在折疊屏上的創新與積累,也將讓未來的電腦在輕便與高效之間,獲得了更大的發揮空間。
其次,HUAWEI MateBook Fold 帶來人機交互的再一次革命。
人與電腦最早的交互是靠代碼,那個時代用戶依靠鍵盤在人機之間建立連接。后來隨著Windows NT內核的發布,交互是通過光標圖形化,鍵盤+鼠標/觸控板/指點桿/軌跡球成為人與機器之間的橋梁。

從效率而言,AI時代的人機交互方向一定會向著更自然、更簡潔方向演進,這一點通過HUAWEI MateBook Fold 的操作,已經讓我們看到未來的更多可能。在HUAWEI MateBook Fold上,可以雙指自由縮放,三指實現窗口拋甩,五指張合可以切換顯示模式,雙手八指可以喚醒虛擬鍵盤,甚至還可以隔空舞動手指隨心翻頁或截屏,系統還能感知用戶的眼睛,只要你還注視電腦它就不會熄屏。
在萬物智聯和AI浪潮重塑人機交互底層邏輯的趨勢下,用戶逐漸傾向于通過觸屏、語音等多元方式與設備互動,交互會越來越符合人性化。HUAWEI MateBook Fold今天看起來很新鮮的玩法,很可能會成為未來電腦的常態。

最后,全場景互聯,軟硬件的壁壘都將被打破,應用無邊界。
鴻蒙電腦搭載HarmonyOS 5,軟硬芯云有了深度整合:所有的內容、信息、應用都可以在不同設備間輕松切換和協同工作,所有應用可以在居家、辦公、娛樂、車輛等不同場景中自由流轉。傳統PC是用戶打開一個個工具去使用,而AI時代則是應用跟著人走,隨時隨地響應用戶的需求。
更重要的是,基于HarmonyOS 5,鴻蒙電腦采用一致的設計語言和交互邏輯,界面和功能設計原則與鴻蒙手機、平板等設備高度一致,所有硬件設備的操作體驗近乎相同,大大降低了用戶使用門檻。
在懂懂看來,HUAWEI MateBook Fold“非凡”之處不止在破解了輕薄與大屏的產業難題,推開了“便攜一體機(all in One)”的大門,更是通過破壁預見了PC產業的未來,打開了AI時代的PC新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