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游客夜晚在義井集貿市場內“逛吃”
“吃、住、行、游、購、娛”,在這些旅游消費元素中,“吃”排在第一位。暑期太原文旅火爆,游客絡繹不絕。人們在賞景之余,會把時間留給特色小店、夜市小吃攤,沉浸式感受濃郁的煙火氣。種類繁多的特色美食,成了太原文旅的“加分項”。
中意晉味道
“刀削面、沾串、過油肉、糖醋丸子、頭腦、打鹵面……好吃的太多,我都想嘗一嘗。”廣西游客劉程悅與朋友們來太原旅游之前,瀏覽了眾多網友分享在小紅書上的攻略。“幾乎每一條旅游攻略,都是景點+美食,‘逛吃’才是享受。”她說:“好吃的真多,光看網友們曬出的圖片,都讓人忍不住流口水。”
她們到太原的第一站,選擇去逛鐘樓街。吃的第一餐,是在老太原菜館的鐘樓街店。翻看菜單時,幾個人患上了“選擇困難癥”,品種太多,僅面食就包括酸湯面、刀削面、關鄉大刀面、打鹵面、燴豆面抿曲曲、莜面栲栳栳等。
左看右看,又讓服務員推薦,才定下吃啥。“都是平時吃不到的味道,尤其是老太原糖醋丸子,酸酸甜甜很開胃,一個接一個根本停不下來,真解饞。”吃完,一行人給出滿分評價。
根本吃不完
在老軍營小吃街上,一家小有名氣的臭豆腐小吃店外熱鬧非凡。大鍋里的油滋滋作響,一塊塊臭豆腐在油鍋中翻滾,逐漸變得金黃酥脆,引得食客們排起了長隊。隊伍中,有人拖著行李箱或背著雙肩包,一看就是剛來的外地游客。
侯女士一家5口,從河南自駕來太原,正在一家炸雞店前排隊。他們白天逛了山西博物院、太原北齊壁畫博物館,傍晚直奔這條小吃街打卡。“這條小吃街上,有很多網友強烈推薦的美食。我們特意來嘗一嘗,看到底有沒有網絡上說得那么好吃。”
在銅鑼灣夜市,攤主們的吆喝聲,顧客們的歡笑聲,交織成一曲充滿煙火氣的生活樂章。麻辣羊蹄、烤冷面、缽缽雞……各種美食和雜貨攤位會聚于此,香氣四溢。陜西游客秦女士帶著孩子,端著一份炒涼粉,吃得津津有味。“這就是我的夢中情‘市’,都逛了快一個小時了。”她驚喜地說:“沒想到太原的美食這么多,走到哪里都有好吃的,晚上尤其熱鬧。”
生意跟著火
安徽游客劉梓晨到太原旅游,出發前特意在小紅書上搜索一番,發現網友們分享的絕大部分攻略中,都提到了“吃”,有人干脆“為了吃而開啟一趟旅行”。
在太原待了幾天,他明顯感覺到,這里匯聚了天南海北的特色風味美食,有不少街頭巷尾的“寶藏小店”出現在“必吃榜”上。甭管是來自哪里的人,都能輕松找到喜歡的口味,并且價格很公道。
游客們沖著美食而來,也帶火了餐飲行業。晚上,義井集貿市場內燈火通明,市民和游客絡繹不絕,在各個攤位前駐足,品嘗特色小吃。攤主陳先生說,暑期旅游熱,生意也跟著好,銷售遠超預期。他又緊急加訂了一些食材,滿足大家的需求。
街頭巷尾,一批批“特色門面”“寶藏小店”被往來食客發掘、光顧。對于遠道而來的游客來說,這一趟不虛此行,玩得盡興,食欲也得到了滿足,更留下了美味記憶。記者 李濤 文/攝 太原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