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作為數字經濟時代的關鍵新型基礎設施,是應急管理體系現代化建設的必要手段。自2018年以來,工業互聯網已連續五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近年針對工業互聯網與應急管理發展陸續推出了《“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業互聯網+危化安全生產”試點建設方案》等相關政策。
打造基于工業互聯網的安全生產新型能力,是指依托工業互聯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安全生產快速感知、實時監測、超前預警、應急處置、系統評估等五大新型能力,推動安全生產全過程中風險可感知、可分析、可預測、可管控。
如何推動工業互聯網從探索起步進入產業深耕、賦能發展新階段,賽飛特集團作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信息化”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給出了自己的答卷。
nerror="javascript:this.style.opacity = 0;" src="https://nimg.ws.126.net/?url=http%3A%2F%2Fcms-bucket.ws.126.net%2F2023%2F1101%2F472563f5j00s3flu00034c000u000goc.jpg&thumbnail=660x2147483647&quality=80&type=jpg" />
賽飛特在2022國際安全和應急博覽會上展示新產品
針對行業安全生產中的痛難點,賽飛特所自研的“1+X+N”安全一體化解決方案,即以“1”所代表的的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精細化工等系列信息化平臺為載體,針對包括安全硬件、特種設備、監測設備、視頻監控、精準定位、情緒識別、應急物資、滅火無人機、巡檢機器人、機器狗等“X”種物資裝備與功能產品,提供硬件設備接入、功能產品接入、協議轉換、數據傳輸、大數據分析、人工智能、大語言模型分析等服務,統一連接各硬件系統,場景功能產品,數據上傳信息化管理平臺,最終構建覆蓋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智慧應急、智慧交通、能源化工、智慧建筑等“N”個垂直行業的安全生產大數據系統應用場景。
而在化工園區的高水平安全保障服務中,賽飛特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自研的產品及應用正在發揮關鍵實效。其中《精細化工園區安全生產監管平臺》,量化近470萬余項安全生產關鍵數據,減少82%風險隱患,平均縮短60%的業務辦理時間。《安全生產信息化系統》在企業級的應用,量化170萬余項安全生產關鍵數據,安全生產隱患排查率近100%。
應用于北京政府部門、成功運營超三年的《企業安全主體責任大數據分析平臺》,首次將“統計過程控制理論”應用于安全生產量化管理。在監管端,量化600余萬條企業安全生產監管關鍵數據,發現隱患63906項;在企業端,已完成自評近2萬家企業,企業自行排查并落實25631項相關主體責任。政府輔導與監管業務流程環節減少55.6%,業務時間平均縮短50%。系統獲《中國應急管理報》頭版頭條報道,并榮獲2021年北京市首都應急管理創新案例一等獎等獎項。
數字化改革無疑為工業企業創造了新機遇,但隨之而來的是對應急管理與安全生產的嚴峻考驗。賽飛特集團瞄準行業痛點,聚力打造多樣信息化解決方案,助力政府與企業安全風險管控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2023年11月15-17日,2023中國國際應急管理展覽會將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中國航空工業、中國船舶、中國兵器、中國航天科工、中國石油、中國海油、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國家能源、國家電網等10余家中央企業,徐工消防、華為、中興、海康威視、賽飛特等行業領軍企業,德爾格、梅思安、德凱、普利沃等知名外資企業,將集中展示最新研發的新產品。在展覽會現場,賽飛特的工作人員將為我們演示“工業互聯網+安全生產”的更多成功案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