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某國際知名企業因云數據庫因未設置密碼或安全認證,導致7.69億條記錄被泄露,其中包含API密鑰、銀行賬號、稅務識別號等敏感信息,造成極大的資產損失和信息安全隱患。這類事件促使更多企業重視數字化系統在安全建設,尤其是安全自檢方面的能力。
如今,業務及客戶數據已成為企業的核心資產,CRM系統的數據安全能力尤為重要。銷售易【安全檢測】能力發布,助力企業主動預防安全漏洞、降低CRM系統數據泄露風險,滿足合規要求。
企業在部署及運行數字化系統的過程中,由于管理機制問題,可能面臨著三大安全管理挑戰:
● 系統部署前缺少安全自查,安全設置存在漏洞
● 系統運行中安全管理松散,缺乏持續監控
● 系統審計機制不完善,操作日志不完整,難以溯源追查
接下來,讓我們通過三個典型場景,看看銷售易如何通過安全檢測為企業構建CRM數據安全的三道防線。
場景一:系統部署前安全預防,筑牢安全基線
CRM系統通常承載著如客戶信息、訂單詳情等高度敏感數據。某實業公司在CRM系統部署前,明確要求在系統配置階段就提前設置并檢查賬號安全,防患于未然。
借助銷售易「安全檢測」的一鍵掃描能力可以輕松預判并檢查漏洞風險。管理員可以在前期實施階段規劃出統一的密碼復雜度要求,比如必須通過特殊字符規則提升密碼安全性;然后管理員可以對系統中的安全設置進行檢查,例如,檢查【密碼規則】【登錄登出規則】【訪問限制】等安全規則是否符合企業要求,銷售易「安全檢測」能力能夠清晰顯示當前安全規則的設置狀態,并給出優化建議,管理員可以直觀了解每一項安全設置的作用,及時預判潛在漏洞并加固風險點。借助該能力,這家實業集團在系統上線前就高效完成了安全自查,企業能夠避免后期被動修補漏洞,從源頭提升數字化辦公環境的安全基線,實現可視化、系統化的安全管理。
場景二:系統運行期定期安全體檢,及時消除潛在風險
某生物科技公司在一次例行安全排查中,發現客戶電話信息疑似泄露,初步判斷是人為操作導致,管理層高度重視,要求徹底排查系統安全設置是否存在如數據導出權限設置不合理等漏洞,然而,排查這一步難倒了不少企業,沒有定期自檢的安全體系建設,難以判定問題的根因是員工不合規操作還是系統存在漏洞。
銷售易「安全檢測」能幫助企業建立常態化安全管理機制。管理員可以將當前安全配置與基線標準進行對比,精準識別潛在問題和漏洞。不同的企業或行業還可根據自身安全要求,自定義檢測項和檢測基線,同時系統還提供具體的修復建議和操作指引,幫助管理員高效整改。此外,管理員會收到系統定期發送的安全評估報告,報告中包含:檢查的規則、自動檢查的結果、修復的建議等關鍵信息,幫助管理員將安全檢測做到常態化、規范化,避免風險累積,提升數字化辦公環境的安全管理水平。
場景三:數據泄露追責無盲區,安全溯源可查可防
某集團想要通過系統操作日志徹查一次小范圍數據泄露的來源,但調查時才發現,部分模塊未開啟操作日志功能,導致關鍵環節缺少記錄。在許多企業的安全管理中,雖有基本流程,卻常忽視審計和溯源能力建設,出現如同缺少監控攝像頭,出了問題難以追查,更難以總結經驗防范類似風險。
銷售易「安全檢測」功能補齊這一短板:管理員可以一鍵檢查系統中操作日志是否開啟,及時發現可能影響溯源的風險項,防止客戶因屏蔽IP而導致的”日志記錄不全“的被動局面,為企業將日志管理和安全審計納入日常流程奠定基礎。一旦發生安全事件,管理員能全盤排查問題、定位問題、精準追溯責任,形成可防、可查、可改進的安全管理閉環。
從風險預防、運行監控到事后溯源,銷售易CRM的「安全檢測」能力為企業構建起系統化、可視化、常態化的數據安全管理體系,護航企業數字化辦公安全。
來源:北國網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與TechWeb無關。凡來源非TechWeb的新聞(作品)只代表本網傳播該消息,并不代表贊同其觀點。TechWeb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