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中國球員主動走出去闖蕩后,媒體人付政浩發文稱,中國籃協現在對CBA能否培養優質國手有疑慮,在研討政策鼓勵年輕球員走出去。
“當前,中國籃協新領導班子對CBA能否培養出優質國手心存疑慮,籃協也在研討一攬子政策,想辦法鼓勵年輕球員走出去。”該媒體人在社媒上寫道。
“今年在首輪第16順位被選中,更是激勵了一批年輕球員堅定走出去的信心,這些心氣高的年輕球員都覺得自己也能打NBA,只是缺出色的運營團隊和一個機會而已。”
同時,該媒體人還感慨:“有時候真的很感慨,中國籃球好像陷入了CBA聯賽和國家隊關系反復調整的怪圈,每次籃協領導變更后,就會圍繞CBA能否給國家隊培養、輸送合格的國手而調整施政思路。”
在過去,每一屆籃協領導對于CBA能否培養出優質國手都有不同見解,為此,籃協掌門人此前的做法也都存在很大差異。
比如信蘭成并不認為CBA能持續培養出國際級球星,而姚明、王治郅、巴特爾、胡衛東等球星,都是在CBA建立前就被發掘,也是在“三從一大”體系里錘煉出來的。為此,信蘭成在2009年重回籃管中心后,重組籃管中心青少部,把更多資源向國字號青年隊傾斜,、、等人在青年隊時期就獲得重點培養也和這有直接關系。
而李元偉和姚明則都認為CBA能培養出優質國手,于是針對CBA進行了很多改革。
但現在,CBA發展并不理想是事實,球員一降再降的工資就是直接體現。而一些年輕球員也在這種背景下想走出去。
媒體人付政浩表示,對這些年輕球員而言,即便無法在海外聯賽立足,回來后拿到不菲的簽字費也是變相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