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為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武澤偉)
在突破去年11月以來的下降趨勢線后,A股便依托5日均線持續上行,期間未現大級別調整,當前更能在日內完成分歧轉一致的深V反轉,彰顯市場韌性十足,牛市氣象開始顯露。我們認為,A股當前或正處于全面牛市的起點,后續仍有充足上漲空間。
積極因素紛紛顯現,支持A股持續上漲
技術面上,A股形態表現強勁。上證一度突破3600點,創去年10月以來新高。動量效應顯示,指數突破關鍵關口后往往在FOMO情緒驅動下慣性上沖。當前短中長期均線已經全部拐頭向上,呈現出典型的多頭排列,同樣印證市場正處于強勢上漲行情。未來如果A股可以有效突破去年10月8日天量墓碑線,更是可以極大提振市場情緒,并在技術上構成關鍵做多信號。
另外,當前A股波動率仍處歷史低位。截至7月23日,300指數期權隱含波動率報19.44點,50ETF期權報17.56點,不僅低于4月7日的29.73點和26.94點,更遠低于去年10月8日的44.45點和48.39點。作為典型的交易型市場,A股波動率具有均值回歸特征,其放大通常需指數大漲大跌配合。鑒于中長期資金入市托底夯實市場底部,我們認為波動率更可能通過上漲實現回歸。
資金面上,增量資金潛力充足。雖然A股上漲帶動賺錢效應擴散,但從各大社交媒體反應來看,尚未出現“924行情”中場外資金集中涌入的情況。兩市量能溫和放大,融資余額與股票規模緩升,從側面驗證當前增量資金流入狀況健康穩健。股債蹺蹺板效應下債市持續震蕩,國債收益率上行,債券基金凈值回撤,7月7日以來萬得純債型基金總指數累計下跌0.13%。鑒于下半年銀行存款利率或繼續下調、估值改革加劇銀行理財收益波動,以及固收產品收益率可能階段性回撤,我們認為居民儲蓄存款和固收產品資金向股市搬家將成為重要的增量資金來源。
而對于公募及保險等機構資金,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提供的基金公司公募二季報顯示,主動偏股型基金股票倉位升至84.01%(+0.23pct),但A股倉位降至70.05%(-0.74pct),已經是連續3個季度下滑,主要是主動偏股型基金加大對港股的配置力度。年初以來,保險亦積極布局A股,多次舉牌顯著提升權益配置。預計公募回補A股倉位與險資提升權益占比,同樣將持續貢獻可觀增量資金。
政策面上,重大利好頻頻釋放。當前我國居民和企業部門杠桿率都處于高位水平,無論是鼓勵居民消費還是鼓勵企業投資,效果都相對受限。參考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帶頭是最優路徑,結合我國國情,體現為政府主導的大規模基建投資。市場對雅魯藏布江水電工程的關注度,明顯超出對單一項目經濟回報的正常預期,更多折射出對下半年政府部門擴大基建投資的導向。
同時,自定調推動落后產能有序退出以后,各部門在落實反內卷政策上的步伐明顯加快,煤炭、生豬、光伏、新能源汽車等突出領域都有相關政策出臺,我們預計未來反內卷政策很有可能與政府擴大基建投資相互結合,從供給和需求兩端推動宏觀基本面和企業盈利觸底回升。市場三步走分為政策底、市場底、盈利底,政策底和市場底已然出現,接下來市場大概率繼續演繹上漲行情,助力A股不斷創出新高。
大資金蓄勢待發,重大事件或將引爆全面牛市
當上證突破3500點、3600點等關鍵點位時,券商、保險等大金融板塊往往出現異動引導市場做多情緒,這正是大資金試圖點火引爆牛市行情的體現。不過,上證在3500點附近曾反復爭奪7個交易日,7月23日,3600點更是得而復失,主要是市場對當前突破尚存疑慮,尚未形成牛市共識,因此跟風資金不足以承接集中涌現的大量賣盤。
我們認為,現在A股步入牛市需要的各類條件都已經就位,關鍵是要出現宏觀上的重大事件來鼓舞信心、凝聚人氣,在市場上形成一致看好A股行情的預期。
聲明:第一財經一財號獨家首發,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