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發展,商業航天已成為世界航天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之一。各大商業巨頭緊鑼密鼓搶占低軌太空資源,低軌小衛星正成為第二次太空時代的主角。
北京九天微星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九天微星”)正是國內商業航天的探路者,專注于微小衛星創新應用與星座運營,以“科技創新+互聯網思維”理念變革商業航天模式。作為2017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行業賽成長組第一名獲獎企業,九天微星打破了人們對于航天遙不可及的印象,帶來關于衛星創業的全新感觀。
九天微星CEO謝濤
作為一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從2016年參賽海選被淘汰到今年進入決賽摘得行業第一,九天微星的成長速度引人矚目。九天微星CEO謝濤表示,此次獲獎除了公司自身實力因素,也得益于國家、學界、資本和大眾對商業航天發展前景的認可。
用IT思維做航天事業
如何以“科技創新+互聯網思維”驅動商業航天模式變革?通俗來講,一方面是借鑒IT產業的發展經驗,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強化衛星的AI化程度;另一方面,借助航天與太空技術的優勢,通過應用創新提升IT產業的維度和高度。
九天微星成立之初,曾將航天和IT兩個行業進行縱向對比,發現二者在發展初期有共通之處:第一次登月和互聯網問世之初,人們對航天與IT技術的未來都有無數設想,充滿了好奇和憧憬。
曾經,一枚火箭的成本低于一臺電腦,如今火箭成本則是新款個人電腦的幾萬倍;一部智能手機的運算量,比大部分在軌衛星的運算量都要高,且運算速度更快。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部分在于,IT行業產生了大量創業公司,試錯成本低,產品周期短,迭代速度快,有力推動了行業的高速發展,而航天領域的民營創業公司較少。有鑒于此,九天微星致力于以IT思維發展航天領域的雙創事業,用小衛星解決地面基站覆蓋區域的局限性,實現天地信息一體化。
巨頭爭相啟動衛星組網計劃
以OneWeb和SpaceX為首的商業航天公司方興未艾,在Google、Facebook、高通、軟銀等商業資本巨頭的大力推動下,商業航天創業公司群雄并起,正式開啟了新的星際大航海時代。隨著小衛星技術的成熟與成本不斷降低,利用低軌小衛星星座組網實現全球通信覆蓋正以前所未有的熱度升溫,僅SpaceX就計劃發射4425顆小衛星,超過半個世紀以來人類發射衛星的總和。
九天微星的物聯網星座將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部署,通過一箭多星的方式,在3年內部署完成72顆低軌物聯網衛星星座。謝濤表示,“屆時,我們的整個衛星星座單日數據采集次數將高達5億次,實現對重型機械、物流運輸、無人設備等產業位置及狀態的信息監控。”
衛星星座“共建共享”模式
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九天微星帶著服務全球的美好愿景砥礪前行。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大都具有地廣人稀,基礎設施較差等問題,但這些國家有著豐富的資源,如礦產、石油、牧場等,由于缺少通信設施,這些重要資源處于缺少監控的狀態。與此同時,“海上絲綢之路”的建設也需要覆蓋海洋的高效通信手段。
九天微星希望利用低軌衛星通信網絡為“一帶一路”“海上絲綢之路”建設提供全覆蓋的、可靠的物聯網服務。一方面為其國家發展助力,服務“一帶一路”倡議共建共榮的宗旨;另一方面,為我國在倡議國家的投資和活動提供有效的通信服務,助力我國企業“走出去”,讓更多的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
2017年6月,九天微星發布“一帶一路共建共享衛星星座計劃”,提出衛星星座“共建共享”模式。近日,九天微星與哈薩克斯坦航天機構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謝濤表示,“會將哈薩克斯坦作為首站推動‘一帶一路共建共享衛星星座計劃’,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打造設施齊全、高效便捷的空間信息服務系統。”
衛星物聯網將迎來繁榮期
作為國內領先的衛星創業公司,九天微星以“衛星物聯網”和“航天教育”為雙輪驅動。物聯網發展勢頭強勁,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持續創新,從眾多企業中脫穎而出?謝濤為我們解讀了九天微星的獨特創舉:1. 通過部署低軌物聯網衛星星座實現全球覆蓋組網,尤其在沒有地面基站的地方。2. 研制獨有、全新的衛星通信體制。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相較于現有通訊體制,無論在通訊容量還是其他相關指標上都有大幅提升。3. 聯合國內有轉型需求的制造類企業,共同推出基于星座組網的智慧物聯網,實現企業固定資產監控及全球衛星數據傳輸,進而提高客戶資產的可見性和可控性。
秉承“市場先行、需求牽引”的理念,九天微星已將衛星物聯網應用場景拓展到眾多領域,與三一重工、煙臺來福士和中集集團等行業領軍企業達成戰略合作。
謝濤大膽預測,2018年將是物聯網的爆發期,也是衛星物聯網攻堅戰的一年。在確保技術水平和確定商業模式的情況下,小衛星將在2019年迎來大規模商用的繁榮期。
九天微星的產品布局和業務發展版圖清晰明了,未來也將滿載希望,繼續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