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邊萬莉 杭州報道?7月30日,浙江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召開2025年上半年浙江省金融運行情況新聞發布會。數據顯示,6月末,浙江省全省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25.34萬億元,同比增長9.0%,增速高于全國水平2.2個百分點,比年初新增1.56萬億元,同比多增258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浙江是唯一擁有杭州市、嘉興市兩個科創金改試驗區的省份。截至6月末,浙江省全省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審核通過金額居全國第二,科技服務業貸款余額同比增長20.4%;轄內上市公司擬申請股票回購增持貸款的公告項目達107個;全省有14家企業和機構發行科技創新債券共284.1億元。
記者了解到,今年上半年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突出重點推進科技金融。具體看,深化科技金融能力提升專項行動,出臺《浙江省加大力度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實施細則》,開展金融機構服務科技型企業效果評估,加強科技金融服務能力建設。加大杭州、嘉興科創金融改革試驗區創新力度,出臺全國首個科創金融專項法規《嘉興市科創金融促進條例》,在杭州城西科創大走廊推出“浙科聯合貸”創新產品,率先開展《認股選擇權協議指南》等科創金融團體標準研制。
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長閆真宇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為推動完善科技金融體制機制,發展符合浙江實際的科技金融新模式,近期,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會同杭州市相關部門出臺了《推動金融機構做好聯動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探索創新“浙科聯合貸”服務模式。這項模式旨在疏導解決局限科技金融的堵點痛點,破解單一銀行信貸支持難以匹配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難題,通過信息共享、風險共擔、資源互補、政策集成“四位一體”,形成銀行聯合支持科技型企業融資的新的探索,我們稱之為耐心貸款服務機制。
他進一步指出,“浙科聯合貸”主要有3方面優勢:一是建立分層分類的支持機制,更好滿足科技型企業全生命周期融資需求。圍繞科技型企業初創期、成長期、成熟期三個成長階段,分別設計了“浙科普惠聯合貸”“浙科成長聯合貸”“浙科領航聯合貸”等產品,銀行通過聯合支持方式,配套“認股權+”和動態增信等措施,使企業在同等條件下更便利地獲得更多額度、更長期限、更低利率的貸款支持。同時,多家銀行聯合授信,可以實現多方風險緩釋,避免單一銀行因項目失敗而承擔過高的風險損失,也避免個別銀行提前抽貸引發的集中踩踏風險。
二是構建政銀企合作伙伴關系,提升金融服務的精準性與可持續性。我們建立“銀行+產業專家”雙軌評估制,提升了科技賽道識別精準度。建立“主體培育庫”政銀雙向推送機制,將眾多傳統科技企業名單之外的種子期企業納入政策支持范圍。發揮科技金融服務聯盟作用,形成“股債保擔介”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為科技企業提供專業化、定制化金融服務。
三是強化政策協同聯動,引導更多金融資源支早支小支持硬科技。加力用好科技創新和技術改造再貸款、支小再貸款等貨幣政策工具,著力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科技企業的首貸支持。同時,依托杭州市科創企業服務平臺,建立“浙科聯合貸”政銀保擔聯動機制,加大對中小微科技企業優惠貸款貼息、政策性融資擔保、科技保險等一攬子配套政策支持。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已經選擇12家金融機構參與“浙科聯合貸”服務中,已完成對首批次科技型企業的盡職調查全覆蓋,部分企業已獲得銀行授信。下一步,人民銀行浙江省分行將統籌推進“浙科聯合貸”專項機制建設,整合現有各類支持政策,加強政策宣傳、形成工作合力,推動浙科聯合貸”模式在全省更多有條件、有需求的地方復制推廣,提升科技金融服務效能,為浙江省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金融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