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證監會官網發布《關于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境外發行上市及境內未上市股份“全流通”備案通知書》,意味著八馬茶業已經完成赴港上市的備案程序。戲劇性的是,就在備案獲批同日,八馬茶業的港股招股書卻因遞交滿6個月未通過聆訊而自動失效。

八馬茶業招股書已失效
這已是八馬茶業第四次沖擊資本市場。從2013年首度嘗試A股IPO,到2023年三度折戟,再到如今港股上市招股書失效,八馬茶業上市之路究竟卡在哪?
線下門店客流低迷
超半數營收來自加盟商
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場迎來新茶飲企業的上市熱潮,其中和相繼登陸資本市場。與新茶飲企業的火爆上市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傳統茶企的上市之路卻異常艱難。此前,八馬茶業曾嘗試布局新茶飲賽道,推出子品牌“小馬茶趣”,涵蓋奶茶、果茶等產品,但市場反響平平,招股書中亦未披露相關業績數據。

八馬茶業外帶茶
從商業模式來看,八馬茶業主要依賴加盟模式,加盟商向八馬茶業采購產品,并在其經營及管理的加盟店向消費者出售產品。截至2024年9月30日,八馬茶業3498家線下門店中274家為直營門店、3224家為加盟門店,加盟店占比超92%。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向其加盟商銷售產生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9.12億元、人民幣10.73億元及人民幣8.19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50.2%、50.6%及49.7%。
對此,八馬茶業在風險因素中提示,公司大部分的收入來自加盟商,若未能妥善管理加盟商或加盟商經營不成功,將對公司業務、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產生重大不利影響。另外,不論直營店還是加盟店出現負面宣傳,都可能讓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產生不利影響。
記者走訪幾家位于熱門商圈和步行街附近的八馬茶業門店,發現門店通常配備一到兩名茶藝師,但店內客流量普遍較低。其中一家門店位于步行街區入口位置,與霸王茶姬等新式茶飲品牌相鄰,但兩家門店的客流情況存在明顯差異。記者觀察期間,八馬茶業門店內鮮少有人駐足;而隔壁的霸王茶姬門店則不斷有顧客進店選購,門口還不時有等待取餐的消費者。

八馬茶業門店
雖然八馬茶業線下門店客流較低,但線下渠道仍是八馬茶業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財務數據顯示,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九個月,其線下渠道收入分別為13.13億元、14.94億元、10.89億元,分別占同期總收入72.2%、70.4%及66.1%。據店員介紹,八馬茶業主要客群為商務人士,消費行為以即買即走為主,而品茶服務則主要在獨立包廂完成,這在客觀上降低了門店的客流密度。
銷售費用花掉三成營收
ink data-widget="link" data-label="宋佳" data-link="https://www.sogou.com/tx?bddn=8067508597901328&sourceid=1_00_10&query=宋佳" data-machine="pseudo_tag_insert_qb_word">宋佳 ink>代言能破局嗎?
八馬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自有品牌及商標包括“八馬”“信記號”“王信記”“小馬茶趣”“fnf”等。產品覆蓋烏龍茶、黑茶、紅茶、綠茶、白茶、黃茶等全品類茶葉及茶具、茶食、茶飲等非茶葉產品。

八馬茶業產品
公開資料顯示,自2013年啟動上市計劃以來,八馬茶業先后三次沖擊A股市場均未成功。1月17日,八馬茶業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請書。3月份,證監會國際司要求八馬茶業補充公司歷次增資、股權轉讓價格及定價依據,是否實繳出資,是否存在未履行出資義務、抽逃出資、出資方式存在瑕疵的情形,以及前期在全國股轉系統掛牌的詳細情況及終止掛牌原因,前期向深交所提交上市申請的具體情況及撤回原因等信息。
從財務表現來看,八馬茶業2022年度、2023年度公司營收分別為18.18億元、21.2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66億元、2.06億元。2024年前三季度,八馬茶業實現營收為16.47億元,凈利潤為2.08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八馬茶業研發費用分別為822萬元、1162萬元和1006.4萬元,占總營收的比例僅為0.45%、0.55%和0.61%。相比之下,同期的銷售費用卻居高不下,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銷售費用分別為6.17億元、6.81億元和5.20億元,占總營收的33.9%、32.1%和31.6%。此外,八馬茶業還于2024年8月宣布演員宋佳擔任其品牌大使。
記者就“公司目前更新材料的進度”等問題致函八馬茶業,截至發稿未收到回復。
(大眾新聞·風口財經記者 蘇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