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模型的聚光燈照向實體經濟,一個“必答題”浮出水面:數字世界里驚艷的大模型技術,怎樣才能變成現實世界中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2025)期間,蘑菇車聯(MOGOX)發布首個物理世界 AI 大模型——MogoMind。在蘑菇車聯展區,MogoMind 作為首個深度理解物理世界 AI 大模型,成為本屆大會最受關注的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之一。
通過深度整合實時、海量的多模態交通數據,MogoMind 能夠從物理世界的復雜數據中抽取意義、從經驗中學習規則、在不同場景中靈活決策,形成對交通環境的全局感知、深度認知和實時推理決策能力,可以為多類型智能體提供實時數字孿生與深度理解服務,成為城市和交通高效運行的“AI 數字基座”。
依托 MogoMind 大模型能力,蘑菇車聯推出多款 L4 級前裝量產自動駕駛車輛,包括 RoboBus、RoboSweeper 和 RoboTaxi,深度融入全局感知、深度認知和實時推理決策能,推動自動駕駛技術在公共交通、城市環衛、無人零售等多場景應用。
其中,自動駕駛巴士 MOGOBUS 搭載端到端“MogoAutoPilot+MogoMind”系統,具備交通環境實時感知、道路數據分析計算、突發事件自主決策等多項能力,已在全國 10 個省份實現成功運營,安全行駛里程突破 200 萬公里,服務乘客超 20 萬人次。
同時,蘑菇車聯圍繞 AI 大模型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全面展示深度理解物理世界的 AI 大模型 MogoMind、智能體與物理世界實時交互的 AI 網絡等多項核心技術產品,詮釋 AI 與物理世界深度融合的未來圖景。
70 億參數規模,
實現厘米級感知、毫秒級響應
在平衡對交通場景的理解能力、計算成本、訓練時間等因素后,蘑菇車聯為 MogoMind 選定的是 70 億的參數規模。
據蘑菇車聯方面表示,這一參數能夠確保模型在保持表達能力的同時,通過優化計算架構(如 MoE 稀疏激活),將推理延遲控制在百毫秒左右,滿足交通場景的實時性要求。相比千億參數模型,70 億參數規模在交通場景足以覆蓋道路拓撲、交通規則、車輛行為等專業知識,避免冗余計算,又可大幅降低訓練成本,同時通過增量訓練(如實時數據持續注入)實現模型動態優化。
相比數字世界中的大模型,MogoMind 可以視為物理世界的實時搜索引擎,是理解現實世界的鑰匙,通往現實世界的超級入口。
蘑菇車聯指出,傳統 LLM 是 “理解文字和語言的工具”,在虛擬文本空間中完成信息交互,物理世界實時搜索引擎與其有本質差異,是在真實物理世界中實現實時感知與決策。二者的核心差異在于,是否能與動態變化的物理世界形成“實時交互閉環”,具體體現在數據基礎、認知對象、核心能力、應用邏輯等多個維度。
結合多模態動態處理、實時計算架構與物理世界認知模型,MogoMind 破解了物理世界動態數據的實時理解難題。依托覆蓋城市全域的“通感算一體化”設備(如 AI 數字道路基站、路側系統等),實時獲取物理世界實時動態數據。其次,通過邊緣 + 云端的協同處理,將數據在源頭就進行融合處理,為理解世界提供更高精度和質量的數據。第三,基于技術,將動態數據轉化為可理解的物理世界語義信息,也就是一個翻譯過程,結合物理規律或交通規則,將數據轉化為決策級信息;第四,通過強化學習與實時推理算法,實現動態數據到決策的即時轉化。
通過接入物理世界實時動態數據,包括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等傳感器采集的車輛軌跡、交通流量、行人動態、路面狀況、氣象條件等,MogoMind 形成全局感知、深度認知和實時推理決策能力,能夠從數據中抽取意義、從經驗中學習規則、在場景中靈活決策。
據介紹,MogoMind 能夠實現“厘米級感知、毫秒級響應”。例如,道路突發事故時,可在數秒內完成超視距感知、受影響范圍計算、最優繞行路徑規劃,并同步推送預警至周邊車輛與交管部門,避免因延遲導致的二次擁堵。
為此,MogoMind 可直接服務于物理世界的實體運營與優化,其價值在于通過實時決策直接提升物理世界的運行效率。核心應用場景包括:智慧交通(如實時調控信號燈、預警道路風險);自動駕駛(為 L4 級自動駕駛車輛和智能網聯車輛提供超視距決策支持);城市管理(如大型活動期間全局交通資源調配)。
作為首個深度理解物理世界的 AI 大模型,MogoMind 以實時性、全域性、平臺化為基石,構建起六大關鍵能力,包括交通數據流實時全局感知、物理信息實時認知理解、通行能力實時推理計算、最優路徑實時自主規劃、交通環境實時數字孿生、道路風險實時預警提醒六大關鍵能力,解決了當前 AI 缺乏物理世界實時感知能力和全局認知系統兩大核心問題。
通過全域覆蓋的通感算一體化設備,MogoMind 能夠全天候、不間斷捕捉車輛行駛軌跡、速度變化、交通流量、行人動態等海量異構數據,并經過數據融合算法快速整合處理,為智能分析和精準決策提供數據基礎。
借助物理信息實時認知理解能力,MogoMind 不僅能夠識別路面狀況、交通標識、障礙物的物理狀態,還能將復雜的交通環境信息轉化為可理解、可執行的智能決策建議,為交通管理部門和出行者提供應對方案。
交通流預測方面,MogoMind 通過交通流預測模型和通行能力評估算法,對道路通行能力進行實時動態計算,其綜合考量交通流量、車輛類型、道路幾何特征、信號燈配時等多種因素,利用強化學習技術,挖掘交通數據背后的規律和趨勢,預測未來時段的交通流量變化趨勢。
MogoMind 還提供實時路徑規劃、數字孿生、預警提醒等多種服務,能夠無縫接入來自不同廠商、不同類型的交通設備與系統,包括道路傳感器、車載終端、交通管理系統等,實現多源數據的統一管理和協同處理。
對于車企,MogoMind 提供多種接入方案,方便車企接入平臺數據進行功能適配與應用開發。政府部門、交管部門、車企都能在 MogoMind 找到適合自身需求的應用場景,實現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推動 AI 與交通生態的融合發展。
基于以上能力,MogoMind 擔當起城市交通“決策中樞”、車輛行駛“全能助手”、自動駕駛“隱形基座”三大角色。
交通管理領域,MogoMind 讓交通管理者輕松掌握整個城市交通系統的運行全貌,無論是宏觀層面的交通流量調控、微觀層面的單個路口優化,還是道路突發事件應急處理,都能基于實時動態數據的融合分析做出科學決策,實現城市交通管理的整體協同優化。
出行領域,MogoMind 提供物理世界實時信息的深度理解與規劃決策服務,超視距路況提醒、最優路線動態規劃、盲區風險實時感知等能力全面守護駕駛安全,提升出行效率。自動駕駛領域,MogoMind 通過多源數據融合和長尾場景持續學習,反哺自動駕駛模型訓練,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技術安全性與可靠性。
跨場景適配,
包括機器人及更多智能體
值得注意的是,MogoMind 定位為“開放平臺”。MogoMind 具備數據可控性與價值反哺的雙重設計,車企無需有數據主權讓渡的擔憂。
并且,作為“智能體與物理世界實時交互的 AI 網絡核心引擎”,MogoMind 突破了單一交通場景的限制。
隨著這一物理世界 AI 大模型的持續迭代,未來其還能向更深層次演進,為機器人、低空經濟等領域提供技術支撐;通過 AI 網絡的持續擴展,還可實現對更多類型智能體的支撐。
據蘑菇車聯介紹,MogoMind 在設計之初就考慮了跨領域、跨場景的平滑遷移需求,通過統一的感知、認知、決策框架以及平臺化兼容設計和多源數據融合能力,將已在交通場景中驗證的多模態融合能力遷移至其他領域,實現對不同智能體的共性支撐。
另外,MogoMind 的六大關鍵能力和三大特征(實時性、全域性、平臺化)也具備跨場景適配性。
比如,“多模態動態融合架構”可處理無人機的航拍數據、機器人的環境感知數據,與交通場景的傳感器數據形成統一融合框架;“實時數字孿生”能力不僅可模擬交通環境,還能為無人機飛行空域、機器人作業區域構建虛擬鏡像,支持多智能體的協同決策;“平臺化”特征使其能無縫接入不同類型智能體的終端設備(如無人機的導航系統、機器人的控制系統),提供標準化的數據交互與決策支持。
首屆 AICon 全球人工智能開發與應用大會(深圳站)將于 8 月 22-23 日正式舉行!本次大會以 “探索 AI 應用邊界” 為主題,聚焦 Agent、多模態、AI 產品設計等熱門方向,圍繞企業如何通過大模型降低成本、提升經營效率的實際應用案例,邀請來自頭部企業、大廠以及明星創業公司的專家,帶來一線的大模型實踐經驗和前沿洞察。一起探索 AI 應用的更多可能,發掘 AI 驅動業務增長的新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