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廣西民族大學相思湖作家群訪新交流活動的一部分,由新加坡作家協會、隨筆南洋讀書會、中國文學讀者俱樂部聯合主辦,中國文化中心支持的文學講座:“從《回響》到《尋槍》——文學作品影視化探索”,日前在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隆重舉行。130多人出席了這場文學盛會。
新加坡作家協會林得楠會長通過書面方式致辭。他首先歡迎來自廣西的相思湖作家群代表團,感謝東西和凡一平兩位作家主講。
林得楠認為,在文學作品影視化潮流中,文學作品的“讀者”不再只是傳統讀者,也包括了觀眾。沒讀過小說《回響》的朋友,可能看過電視劇,沒讀過《尋槍記》的朋友,可能看過姜文主演的電影《尋槍》。“這意味著影視作品對文學作品的推廣,起到重要作用。一部成功的電影或電視劇可將原著小說帶入公眾視野,提高了文學作品的知名度和普及度,吸引了更廣泛的觀眾,幫助文學作品跨足不同平臺。林得楠在致辭中也感謝東西和凡一平,分享他們的成功經驗,與新加坡文友一起探討文學作品影視化,以及所帶出的問題。
![]()
東西
東西本名田代琳,廣西文聯主席、廣西作家協會主席。他也是首屆魯迅文學獎得主、第十一屆茅盾文學獎得主,曾受邀擔任南洋理工大學駐校作家;著有多部長篇小說,如《耳光響亮》《后悔錄》《篡改的命》《回響》等。由他的長篇小說《回響》改編的同名電視連續劇,由著名導演馮小剛執導,宋佳、王陽等主演,從今年三月起在中國熱播,獲得巨大反響。
![]()
凡一平
凡一平,廣西文聯副主席、廣西民族大學教授,著有長篇小說十部,如《跪下》《順口溜》《上嶺村的謀殺》等,根據他的小說改編的電影《尋槍》,由姜文主演,陸川執導。其他成功改編的影視劇還有陳逸飛執導的《理發師》,以及《跪下》《最后的子彈》《寶貴的秘密》等。
兩位主講作家分別談了各自的文學作品影視化的探索。東西表示,文學作品影視化可以給作家帶來更好的收益,讓作家們有更好、更從容的創作條件。而影視化的過程,對作家的文學創作也會帶來提升和改進。東西也指出,小說和影視劇本,不是一回事,但可以美美與共、各美其美。小說創新可以帶動影視創新。最后他也提醒新加坡文友,不要為了改編成影視劇而寫小說。先要認認真真把小說寫好。有了好的小說,改編成影視劇的可能性才更大。
凡一平分享了當年《尋槍》被拍成電影的很多“內幕”。如當時的年輕導演陸川如何靠《尋槍》劇本爭取姜文來主演,以及姜文給這部電影帶來的改變,還有他和年輕導演之間的各種碰撞和火花等等。當年劇組里的故事,在凡一平的講述下活靈活現,引得現場聽眾笑聲連連。凡一平還分享了他和陳逸飛因拍攝《理發師》而結下的緣分,以及他后來為何選擇回歸作家身份,專注于文學創作。
![]()
新加坡作家協會副會長周德成
在兩位作家演講過后,由新加坡作協副會長周德成為對談嘉賓,新加坡作協理事李葉明主持,與兩位主講作家展開了一場文學對話。中新兩地的作家進一步闡述了各自對文學作品影視化浪潮的看法,隨后開放給現場觀眾提問,臺上臺下展開了熱烈的交流,互動氣氛非常好。現場觀眾的提問不僅熱烈,有些問題還相當尖銳。包括對改編成影視作品的版權費爭議,如何從流行的短視頻平臺如抖音爭取更多年輕人,讓他們來讀文學作品等?
![]()
![]()
![]()
![]()
![]()
![]()
▲觀眾提問
由于提問的觀眾非常多,座談時間延長近20分鐘。之后觀眾們還遲遲不愿散去,爭取與主講作家交流和拍照的機會。事后也有出席者給主辦方留言,感謝中國作家帶來的精彩講座,以及座談階段所進行的深度對話。他們期待著以后還會有更多這樣的文學交流活動。
此次活動是我中心“中國故事”系列講座之一。講座前,中國文化中心、中國駐新加坡旅游辦事處主任肖江華會見了廣西作家代表團一行。
![]()




